约13990字。
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极光:颜色不一样的“花火”
①极光多姿多彩,变化万千。它有时倏忽出现,犹如焰火,绽放一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可辉映苍穹数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块巨大银幕,上映一场“球幕电影”。如此美妙的极光,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②天文学家说,极光主要是太阳剧烈爆发引起的。太阳爆发,俗称太阳“打喷嚏”。所以,极光其实就是太阳打了个“大喷嚏”,喷了地球“一脸”五颜六色。太阳“打喷嚏”时,会喷出大量物质,如高速运动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它们在太阳系内横冲直撞、“大打出手”。所幸的是,地球磁场筑起一道道严密的防御网,努力保护人类。
③但是,太阳磁场可以通过一种叫“磁场重联”的方式,把严密的地球磁场防御网撕开一个大口子,让太阳高能粒子一拥而入。地球磁场一边继续组织防御,尽力阻挡“敌人”长驱直入;一边把那些射入的粒子束缚住,让它们只能沿磁力线去南北磁极。地球磁场在南北极是漏斗形的,陷入漏斗里的太阳高能粒子不肯轻易认输,困兽犹斗。
④地球又拿出第二大防御武器——大气层。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奋不顾身地与太阳高能粒子相撞,便产生了“电磁风暴”和“可见光”,这种在极地形成的光,在天文学上就称为极光。
⑤由上可见,极光的形成必具备三大条件:太阳风、磁场和大气。太阳风的强弱,是极光规模大小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讲,太阳活动高峰年更容易出现极光。
⑥极光由初升到消逝,其间形状变幻莫测,色彩也时刻生变。对地球上的极光而言,绿色是最常见的颜色,红色、白色和蓝色也会出现。为什么极光有如此多的色彩、如此多的形态呢?
⑦极光颜色之所以多变,其实和空气成分有很大关系。空气是由氧、氮、氢、氖、氨等气体元素组成的,在太阳风的“轰炸”下,不同元素的原子“牺牲”时,会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太阳高能粒子和氧原子撞击,便发出绿色或红色的光;和氮原子撞击,便发出紫色、蓝色和一些深红色的光;和氢原子撞击,则会发出蓝色的光。这些色彩缤纷的光,就形成了绮丽的极光。
⑧此外,大量的粒子冲撞,发生在广袤的地球大气层空间,会导致极光形态多样:如云朵般的极光团、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极光芒、均匀的帐慢状极光慢……有的在天顶游走,有的在地平线上微露,有时是单层,有时是双层甚至多层……可见,极光的颜色和形态千变万化。
⑨在地球上能否看到极光,与所处地磁纬度直接相关。科学观测表明,极光最常出现在南北磁纬度67°附近的两个环状带区域,分别称作北极光区和南极光区。
⑩地磁纬度在45-60°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如北美、北欧的主要城市,看到极光的概率比较大。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光区,如亚洲大部、欧洲南部,看到极光的概率很小。
⑪从上述极光区域分析,越靠近北磁极,出现极光的概率越大。如果太阳活动比较弱,一般只有高纬度地区可以看到极光。如果是太阳活动极大年,一些中低纬度地区也可看到极光。因此,能否看到极光,还取决于太阳活动的强弱。
(选自《齐鲁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2024年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会产生剧烈的太阳爆发活动,即太阳上的能量释放。想与极光来场美丽的邂逅,你可以通过查看地磁Kp指数(全球磁场指数)、极光预报图以及所在地的地磁纬度来尝试预测。
②地磁 Kp指数。这是一个简单的地磁指数,被用来描述每日3小时
1.简要概括材料一介绍极光的内容,请分点作答。
2.请根据材料一中划线句的内容,为“极光”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不超过60字。
3.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消息称今明两年为太阳活动高峰年。极光爱好者小明在3月23日预测:未来两天,如果天气晴朗,位于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东经121°-124°,北纬52°-53°)有机会看到美丽的极光。你认为他的预测准确吗?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望春风
①一夜之间,田野山间的野菜被微风吹绿了——几次探头探脑后,终于在黎明到来之前晕出活泼泼的一片。在人们的翘首盼望中,春天终于如约而来。
②路边的大树开始褪去了枯黄,和田间的桃枝一起绽出新叶。我也受到了感染,心情顿时明媚了许多。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不时看到戴着口罩、装备齐全的骑行者,他们塌下身子,双手稳稳地攥住把手,如一尾尾灵活的鱼儿,在车流的汪洋中穿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