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900字。

  安徽省部分高中2025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戏剧艺术的最高形式当然是悲剧,然则正是在悲剧方面,我国古代并没有一位成功的剧作家。除了喜剧和闹剧外,其他的都应该被归为传奇剧。这种戏没有表现单一的主导激情,却表现出一串松散地连续着的激情。所搬演的多是因果报应,其中感伤与幽默的场景有规律地交相更替。对于悲剧的感觉,那种因崇高所致的痛苦的感觉和对小善翻成大恶的认识,在戏里都极少表现。确实有不少古代戏剧结尾的调子是悲哀的。但是敏感的读者极易将其与真正悲剧区以别焉:顾曲既毕,全无激情过后的平静,与之相反,却被一种剧烈的、郁闷的、失落的甚至自身意欲隐藏的悲痛所折磨。
  为了感知其间的不同,不妨将莎士比亚的《安东尼与克娄巴特拉》和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与白朴的《梧桐雨》和洪昇的《长生殿》加以比较。两出中国戏曲所表现的唐玄宗、杨贵妃故事,就像是两出英国戏剧所表现的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的故事。并且两个故事都是由爱情而导致“穷途末路”。读两部中国戏曲,我们没有从个人同情上升到更高的体验层面。《梧桐雨》中敏锐的抒情性和《长生殿》中能激发美感的动人奢华,对其自身而言,都再好不过,但是未宜将其与悲剧力量混为一谈。它们在结尾留给我们的不是和谐与完成,而是因对剧中人遭际的同情而削弱了的隐隐心痛,和对一些如安慰、支持和更靠近精神需求的东西的呼喊。这确实远离了直接的悲剧体验,这些中国戏曲留给读者的是对更美好事物的向往,而不是对万物有更悲惨结局的感觉。
  我们被认为是个宿命论的民族。因此,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古代戏曲作家极少把命运当作悲剧的主题。但是,悲剧命运实际上与宿命论无关。宿命论本质上是失败主义的、消极的、导致懒散和迟钝的、逆来顺受的态度,而悲剧性反讽则存在于人在面对命运的播弄时所作的种种努力当中。此外,我们平常所谓命运与希腊悲剧所表现的命运完全不同。怀特海教授指出:“今天所存在的科学思想的始祖是古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他们认为命运是冷酷无情的,驱使着悲剧性事件不可逃避地发生。这正是科学所持的观点……物理的定律就等于人生命运的律令。”
  我们的命运观还没有那么科学,我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换句话说,我们的命运观与其说等同于动机和效果不如说是等同于行为和报酬。但是,效果可能与动机并不一致,报酬和行为的完全不相符也就是可以想见的了。我们总是用轮回说来解释这种不一致,我们不是在前生欠债,就是在来世得偿。这种观念与希腊的观念截然对立。
  我们已经通过戏剧自身的原因,论述了为什么中国古代文学缺乏悲剧。我深信,假使比较文学专业的学者肯把中国古代文学纳进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会找到许多新资料,足以动摇西方批评家奉为圭臬的那些理论教条。对治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学者来说,这种切实的比较研究是特别重要的,因为他们由此才能够懂得我国古代批评家依据的文本同西方批评家的有怎样的不同,懂得西方批评家和我们自己的批评家之间,为什么一方批评的基本原理不能被对方所了解和利用。为了充实美学经验,我们必须走向外国文学,为了充实其他方面,我们也必须走向我们自己的文学。
  (摘编自钱锺书《中国旧戏中的悲剧》)
  材料二:
  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曾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这里,王国维十分确切地把握住了中华民族以心理乐感原则为特征的乐感文化在戏曲小说中的体现,对包括中国古典悲剧在内的戏曲小说思维模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戏剧可以分为闹剧、喜剧以及传奇剧等,而作为戏剧艺术最高形式的悲剧却很罕见。
  B.莎士比亚与白朴关于爱情而导致人物“穷途末路”的不同剧作,带给人们的悲剧体验不尽相同。
  C.怀特海认为,古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是今天的科学思想的始祖,人生命运的律令等于物理定律。
  D.宿命论思想让国人尊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观念,导致古代戏剧出现令人费解的悲剧主题。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悲剧重在表现崇高所致的痛苦以及对小善铸成大恶的思考,只要其中包含喜剧因素,它就不能算是悲剧。
  B.当受众欣赏戏剧时未从个人同情上升到更高的体验层面,说明直接的悲剧体验不是人们亟需的精神需求。
  C.无论是《牡丹亭》还是《窦娥冤》,都存在“大团圆结局”的思维倾向,其背后蕴藏着独特的乐感文化。
  D.我国古代戏剧结局并非单一模式,其中“大团圆结局”深受普通民众的青睐,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的逃避。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大团圆结局指向”的一项是 (    )
  A.《琵琶记》中男女主人公蔡伯喈与赵五娘历经重重劫难,终在皇帝的敕赐封诰下相聚。
  B.《精忠记》中岳飞被害后冤魂在地府审判秦桧,皇帝得知真相为他平反并旌表其忠烈。
  C.《南柯记》中主人公淳于棼梦入蝼蚁国中任南柯太守,醒来领悟盛衰无常而遁入空门。
  D.《娇红记》中青年男女申纯和王娇娘勇敢追求自由爱情无果,死后合葬并幻化为鸳鸯。
  4.两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分析概括。
  5.材料一中剖析我国古代文学缺乏悲剧的原因,这对研究中外文学有什么启示?请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中驿站
  碧野
  年轻司机把车子开上了一座高山。这里,原始森林密匝匝,遮断了视线。年轻司机的眼睛在密林中闪着光,双手每一秒钟都在迅速地转动着方向盘。
  “这就是冲霄岭!”年轻司机又像夸耀又像警告地提高了声音对我说。
  在密林的浓荫中,我惊心动魄地打量着这冲霄岭上高悬在头顶的危崖、遮天蔽日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