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70字。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度任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资料整理的笔记。请你参与审读修订。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掘邗沟,正式拉开了运河修建的序幕。奔腾了2500多年的中国大运河,包涵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可谓举世罕见。
  俯瞰中国地图,长城与大运河两大“超级工程”,在华夏大地上书写出一个“人”字。①,共同勾勒出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度、沟通的宽度、发展的厚度。
  大运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就有58个物质文化遗产点。②,大运河沿线集聚的戏剧、武术、医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胜枚举。
  1.对语段中加点字词的音、形、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承载”的意思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载”读作“zài”。
  B.因为表达的是“重大事件的开端”,所以“序幕”书写正确。
  C.因为表达的是“里边含有”的意思,所以“包涵”书写有误。
  D.“举世罕见”和“不胜枚举”两个词中的“举”都是“推举”的意思。
  2.结合语境,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句,语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有力的一撇是长城,轻盈的一捺是运河  ②但是
  B.①轻盈的一捺是运河,有力的一撇是长城  ②但是
  C.①有力的一撇是长城,轻盈的一捺是运河  ②此外
  D.①轻盈的一捺是运河,有力的一撇是长城  ②此外
  二、语言表达
  3.结合文字和图片,解释“弃弓走弦”的意思,填在文章的横线上。
  历史上的大运河虽然都以北京、杭州为端点,但元代以前开凿的大运河(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开封等中原腹地为中心,向京、杭两个方向展开,略呈弓形分布。
  到了元朝,为了方便将江南地区丰饶的物产运输到大都(今北京),朝廷派郭守敬前往河北、山东考察河道。郭守敬初步确定了大运河“弃弓走弦”的方案,就是,这一方案的实施,使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初步奠定了后代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格局。
  三、选择题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如“文忠”和“文正”分别是欧阳修和范仲淹的谥号,是后人对他们的褒扬。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社稷”一词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后来“社稷”成为古代中国的国家象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就是指“国家”。
  D.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殿试第一、二、三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也称殿试前三名为三甲。
  四、综合性学习
  下面是从“济宁•运河杯”书法展示活动中挑选出来的两幅获奖作品。请完成问题。
  5.如果让你选择一幅作品宣传大运河文化。你会选择哪一幅?请结合书体特点和材料内容说明理由。
  6.有同学想为上面两幅书法补全下联,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万里堤路筑梦长【乙】开启新时代征程
  B.【甲】万里堤路筑梦长【乙】传承老济宁精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