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940字。

  2025年黄浦区部分学校初三语文三模试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 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4.小申发现,同为“春景中融入声响与色彩”,《江南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与《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表现手法很接近。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
  【甲】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丙】
  万历壬子,余探胜天目。行深涧中,忽逢老叟荷锄引泉,揖①余曰:“客从喧处来,可知静中趣?”随之入竹扉,见三楹茅舍,檐悬匏壶②,壁挂古琴。叟采蕨③为羹,汲泉煮茗。谈及世务,茫然不答,但指西岭云霞曰:“彼中朝暮异色,犹人心念之流转也。”居三日辞归,叟赠竹杖,循旧径返,回首惟苍烟满谷。 
  (选自明代谢肇淛《五杂组•山行纪异》)
  【注释】:①揖(yī):拱手行礼 ②匏(páo)壶:葫芦容器 ③蕨(jué):野菜 
  5.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2分) 
  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便扶向路(    ) 
  A.搀扶 B. 沿着    C. 凭借  D. 扶持 
  (2)揖余曰(    ) 
  A.斥责 B. 邀请  C. 拱手行礼  D. 询问 
  7.对乙文画线句“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不值得对外人解释原因 B. 不必向外界宣扬此处 
  C.没有必要与外人交流 D. 无需向他人诉说苦衷 
  8.乙文与丙文均含“探访秘境”的叙事结构。乙文通过渔人发现桃源后“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暗示理想社会的不可复寻;丙文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用原文回答),暗含隐士对世俗的疏离。(6分)
  9.丙文中的隐士形象与乙文桃源中人存在精神共鸣,但处世态度不同。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6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3分)
  智媒时代的隐私困境
  ①伴随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自然人的个人信息不断被数字化,从而形成与肉身对应的数字人。进入数字化社会后,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分野逐渐消失。个人隐私信息,随着自然人言行被数字化而融入公共空间,成为公共数据库中的一部分,而智媒技术的快速进展持续扩大公民的这种隐私风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