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19820字。
2025年春期九年级模拟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2025年春晚展现了中国非遗的魅力和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班级开展“走近春晚里的非遗”主题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搜集整理了一些材料,请你完善。
1. 小组成员想用下面的一段话作为活动开场白,有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
在2025年春节,我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中国首个“非遗版”春晚。历经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国非遗文化不仅是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更是维系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niǔ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民族文化的基因镌刻在血脉之中,为传承和hóng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2)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应该怎么写?请工整书写。
(2)纽 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薪火相传(xīn huǒ xiāng chuán):比喻学问、技艺、精神等代代相传,如同柴薪燃烧,火种延续。
承载(chéng zài):指承受支撑物体,或担当、担负(抽象事物)。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纽带(niǔ dài):指起连接作用的人或事物,象征不同个体、群体或事物间的关联纽带。
2. 小组成员找到了2025年春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主题标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标识的构图和寓意进行解说。
3. 2024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春晚节目《栋梁》全景展示了“北京中轴线”7.8公里的建筑群。同学们就此开展探究活动,你也来参与吧。
(1)下面是小组成员找到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沿革过程介绍资料。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空缺的信息补充完整。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核心,是贯穿北京老城南北的建筑与遗址组合体,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代,当时的元大都奠定了中轴线的基础。明代对中轴线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基本格局。清代对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了修缮和局部调整,使其更加完善。民国时期开始,中轴线的功能逐渐从封建皇权象征转变为公众活动空间。1978年至今,通过一系列城市规划和保护措施,中轴线的传统空间序列得以回归。
(2)小组成员小华想去寻找北京雨燕,小豫想走访古人的计时中心,小文想去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其他小组成员还想去观赏古树。请你结合下面的中轴线布局图,为小组成员设计最合理的观赏路线,并说明理由。
4. 小语观看芭蕾表演《伊人》后,认为古典诗词也是一种非遗文化,下面是他写的一段观后感言,请你将空缺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中国古典诗词,是时光织就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