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050字。

  202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冲刺卷(5??20A)
  九年级语文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湖湘中学组织开展以“寻文化自信之根,燃青春传承之火”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非遗春节】春节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密码。你所在的小组决定围绕它展开实践活动,请完成任务。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文化寄托了中国人的人伦情感、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这种兼具民族特色与普世意义的文化将更好地走向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①______(升华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申遗工作jié报频传。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生机勃发、气象万千,向世界②______(展示  展出)着东方文明古国的③______(充沛  充足)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载体______    jié报______
  2. 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截至”改为“截止”。 B. 删掉“遗产”后面的“名录”。
  C. 删掉“它们”。 D. 把“总数”放在“世界”后面。
  【答案】1.     ①. zài    ②. 捷   
  2.     ①. 深化    ②. 展示    ③. 充沛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载体(zài tǐ):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现也泛指一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
  jié——捷。捷报:指胜利的消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处:
  升华:多用于抽象的概念和情感,侧重于现有基础上质的飞跃和提升。深化:多用于具体的事物或问题,侧重于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挖掘和提升。结合语境可知,促进文化交流,填“深化”更合适。
  第二处:
  展示:侧重于将某物或某种情况呈现出来,供人观赏或了解。展出:专指将物品拿出来公开展览,供人参观。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创造力、生命力明显地表现出来,填“展示”更合适。
  第三处:
  充沛:强调精神层面 旺盛或自然现象的充盈。充足:侧重于物质层面的数量足够满足需求。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强调的是旺盛的生命力,应填“充沛”更合适。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表意不明的错误。“它们”指代不清,可能让人误解为“名录”,而非“44个项目”字,应删掉“它们”。
  故选C。
  4. 小文在了解春节起源及民俗活动时,得知一些地方“过年”从腊八开始,请帮助她将查找到的关于这一春节习俗文化的文字信息有序组合起来。以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②“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③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④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⑤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
  ⑥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
  A. ②⑥④①⑤③ B. ①②⑥③⑤④ C. ②①③⑤⑥④ D. ①③⑤②⑥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②句“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先点明腊八的寒冷,应为首句;
  ⑥句“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与②句形成转折,说明严冬之后就是春天;
  ④句“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是⑥句的结果,承接⑥句;
  ①句“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引出熬腊八粥这一习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