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360字。

  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左撇子常常遇到麻烦:土豆削皮器和剪子是为右撇子设计的,在支票簿或活页簿上写字会成为一项艰难的任务,在拥挤的餐桌上用左手喝汤很容易引发事故,就连不起眼的裤子拉链也对右撇子有利。
  不过,当两位著名心理学家1991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左撇子比右撇子平均早死9年时,左撇子似乎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布纳迪诺分校的黛安•F•哈尔彭博士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斯坦利•科伦博士研究了1000名加州人的死亡时间,发现右撇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75岁,左撇子的平均死亡年龄是66岁。在《左撇子:生存适应性下降的标志》一文中,他们声称:"左利手的一些较大风险显然来自提升他们事故发生率的环境因素。"作者的逻辑是,工具和车辆是为右撇子设计的,所以左撇子容易发生汽车或电锯事故。《纽约时报》沮丧地指出:"在20多岁的人群中,左撇子的比例是13%,但在80多岁的人群中,左撇子只占1%。"看起来,左撇子和吸烟对于健康具有同等危害。
  左撇子注定早死的观念迅速传播开来。到了2013年,英国广播公司认为他们有必要重新考虑这个问题:"左撇子真的会早死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科伦和哈尔彭误解了他们在数字中发现的真相。他们成了误传者。
  我成长于宽容的20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积极鼓励我接受自己是左撇子。之前的人就没有这么开明了。"不祥的"和"笨拙的"左撇子受到人们的怀疑,他们被认为受到了魔鬼的触摸。左撇子遭到了回避和歧视。因此,父母会尽量将孩子培养成右撇子。用左手吃饭或写字的婴儿会迅速被纠正过来。左撇子的自然比例是10%到12%,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被视为左撇子的人口比例要小得多。直到最近,天生的左撇子才有可能以左撇子的身份成长。
  因此,在1991年,左撇子群体的平均年龄低于右撇子群体。所以,左撇子的死亡年龄应该比同时期死亡的右撇子小。我可以通过类比说明这一点,比如:已经去世的数字土著的平均死亡年龄小于非数字土著,这一定是真的,因为所有在互联网普及时代出生的人全都低于25岁,这并不意味着数字土著的身份对健康有害。
  1991年去世的左撇子的确比右撇子年轻得多。不过,这个真相受到了广泛的误解,使世界各地的左撇子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事实上,年龄相同的左撇子和右撇子具有几乎相同的寿命预期,这个竞争性真相应该可以使那些仍然在为寿命而焦虑的左撇子感到安慰。
  数字是神奇的。它们可以提供语言常常无法提供的关于世界的清晰度。我们可以用数字来比较、评价事物,测量变化,总结出一个人物的一系列优秀品质。数字可以被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理解。它是一种世界语言。问题在于,我们许多人在很多时候对数字存在误解。即使是两个接受过统计学培训的科学家也看不出他们自己的数字说明了什么,难怪那么多人会对数字的含义感到困惑。
  这不是数学能力问题。如今,我们很少有人需要口算乘除法。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是二次方程,但这没有关系。对于管理家庭预算和为负责任的政府投票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理解某个具体数字意味着什么。
  由于我们许多人在看到一个统计量、一所新学校的成本或者一个群体的规模时很难知道它的真正含义,误导者可以暗示他们所希望的含义,从而影响现实。数字本应是目前最透明的沟通形式,因此它本应最不容易被人误用。不过,我们却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看到了由数字支持的竞争性真相。
  (摘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不祥的统计量》)
  材料二:
  数字的发明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工作:我们创造了一个抽象概念。所谓"抽象",是指我们为了考虑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而忘记事物的某些细节。这种状态与现实世界中的实物有所不同,但它捕捉到了我们现在想要思考的一部分特征。它让我们远离现实世界,这样做的目的是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同一种方法一次性理解更多事物,而不必做太多重复性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简化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以便我们能够更有创意地重新构建这个世界。这有点儿像两种不同风格的拼图之间的差异:一种拼图是其碎片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拼合在一起来呈现给定的图案;另一种拼图可以以任意方式拼合,其目的并不是让你拼成某种特定的图案,而是让你去探索所有可能的拼合方式。
  数字也是一种为我们展现这种无限可能性的手段,只不过没那么生动、形象。除了不那么吸引人,如果你摆弄数字的唯一目的就是用具体的答案来回答具体的问题,然后被告知答案是对还是错,那么数字可能会显得相当封闭。数字绝非数学的全部,但它们是我们学会如何使用抽象推理的开始。这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可以表述如下。首先,判断我们对一件事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也许我们发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并想搞清楚这种相似性是如何出现的。接下来我们将其抽象化:如果事物的相似之处是数量,那么我们可以获取一些数字,因为数字是我们当下关注的"精髓"。这就构成了一个崭新的抽象世界,我们可以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探索,了解那里事物运行的规律,那里生活着什么神奇的生物,角落里隐藏着哪些怪异而美妙的风景。
  (摘编自郑乐隽《数学的逻辑•抽象的概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两位著名心理学家的报告,右撇子比左撇子的平均寿命要长九年。
  B.英国广播公司在2013年时提醒人们:左撇子早死的观念可能有问题。
  C.数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关注事物的细节,以便我们重构这世界。
  D.如果运用数字只是为了答案的对错,那么数字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是一种世界语言,所以它可以被任何文化中的任何人用来比较评价事物,测量变化。
  B.受过统计学培训的科学家也对数字的含义困惑,说明能否理解数字含义与数学能力无关。
  C.可将数字看作一种以任意方式拼合的拼图,这表明借助数字探索精彩世界成为一种可能。
  D.数字是我们学会使用抽象推理的开始,这说明人们在逻辑推理时往往以数字抽象为开端。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事例用来证明材料一结尾所说的"由数字支持的竞争性真相"的一项是(3分)
  A.某公司领导强调本年度较上一年度的收入增长了10%,表明在他的领导之下公司发展势头强劲。
  B.某学校去年高考600分以上的同学占全校参考总人数的比重为90%,这说明高三整体考得不错。
  C.某品牌宣称"经过多项测试,某某牌扫地机器人的清洁覆盖率达到99.9%",以引导消费者购买。
  D.某医院宣称"经本院治疗后,癌症患者五年存活率提升至80%",聚焦短期存活率以表明技术领先。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数字",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分)
  5.材料一中,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证明"左撇子早死"的观点有误的?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话故都
  吴伯箫【注】
  一别两易寒暑,千般都似隔世,再来真是万幸了。际兹骊歌重赋,匆匆归来又匆匆归去的时候,生怕被万种缱绻,牵惹得茶苦饭淡。来,尔座苍然的老城,别嫌唠叨,且让我像自家人似的,说几句闲杂破碎的话吧——重来只是小住,说走就走的,别不理我!连轻尘飞鸟都说着,啊,你老城的一切人、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