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700字。
二0二五年中学生能力训练
语文模拟练习(五)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细菌(jūn) 湎怀(miǎn) 瘦削(xiāo) 正襟危坐(wēi)
B. 徘徊(huái) 倔强(jué) 簇新(cù) 呱呱坠地(gū)
C 争执(zhí) 字帖(tiē) 稻穗(suì) 锋芒必露(bì)
D. 寒喧(xuān) 苍劲(jìng) 掺杂(chān) 强人所难(qiáng)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湎怀——缅怀,瘦削(xiāo)——xuē;
C.字帖(tiē)——tiè,锋芒必露——锋芒毕露;
D.寒喧——寒暄,强人所难(qiáng)——qiǎng;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___的乡村地名,刻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就______体现在物质层面,_______在精神层面激发着乡村的智力和创造力。地名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______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彰显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A. 与日俱增 不仅 更 吸收 B. 与时俱进 虽然 但 吸收
C. 与时俱进 不仅 更 吸纳 D. 与日俱增 虽然 但 吸纳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数字游民”的概念由来已久。②1997年,一本名为《数字游民》的书最先描绘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背着电脑,走遍世界,随时随地都能“上班”。③不过,直到10多年前,有了更稳定的互联网网络和更普及的远程办公工具后,特别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加入“云端工作,世界漫游”的行列。④英国《卫报》报道称,2023年底,全球“数字游民”数量已超4000万人,从摄影师、自由撰稿人到主播、互联网运营者等,职业种类五花八门。
A. ①句中“概念”是名词,作为两个单句,其中,“由来已久”作谓语成份。
B. “走遍世界”“快速发展”和“互联网运营者”的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C. ②句中“他们”指背着电脑去公司上班的IT从业者,即“数字游民”。
D. ③句有语病,应把“行列”改为“队伍”,以使其与“加入”搭配得当。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散文《子夜》《春蚕》《林家铺子》。
B. 古代的年龄常用称谓代替。如“而立”“不惑”“知天命”分别代称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
C. “爱憎分明”是很多艺术形象的共同特点。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水浒传》中的鲁达。
D. 《童年》的阿廖沙受外祖母、“好事情”的影响,成长为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5. 名著阅读
有一次我和 A 去看红一军团的“抗日剧社”演戏。我们和一些别的士兵们一起坐在临时舞台的草地上。他好像对于这些戏剧很感兴趣,并且起来领导着要求唱一个最流行的歌。黄昏以后,天气变成十分刺骨的冷,虽然其时还只是八月的下旬。我把我的棉袍很紧地裹着身子。在戏剧演到中途的时候,我突然惊奇地发现 A 已经脱去了他自己的棉袍了。原来他是把他的棉袍围着一个坐在他旁边的小号兵。
A是_________(人名)。选段内容反映了他什么性格特点?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