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60字。
2025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试题二 (2025.5)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与运用(16分)
请结合“孟母三迁”的故事材料,完成1~5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堪称中华家教典范。母子俩原本居于城北墓地旁,年幼的孟子常模仿送葬者锤胸顿足,甚至用土块垒砌“坟墓”。孟母悚然惊觉:阴郁的环境正在扭曲孩子的认知。她当机立断,携子迁往城南市集。不料,孟子又被商贩的吆喝声吸引,终日模仿讨价还价。眼见孩子渐染市侩之气,孟母再度迁居,最终择定城东学堂之侧。每日晨昏,琅琅书声穿墙而入;休沐之日,师生揖让之仪尽收眼底。孟子在此潜移默化间,终成“继孔圣,开儒门”的一代鸿儒。
典故链接:
孟母曾“断织教子”,将织布机上的丝线拦腰割断,以此告诫孟子“为学若半途而废,就会_________,终难成器”。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锤胸顿足 市侩(huì) B.悚(shǒnɡ)然 琅琅(lǎnɡ)书声
C.垒砌 揖(yī)让之仪 D.潜(qiǎn)移默化 鸿儒
2.填入“典故链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近墨者黑 B.功亏一篑 C.缘木求鱼 D.寸步难行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骨文的“ ”字为象形字,而“本”是在“木”的下方加上一短横,表示树根或者树干的底部。所以“本”这个字是指事字。
B.“孟母三迁的故事之所以被历代传颂的原因,是因为它揭示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这个病句的修改方法是去掉“之所以”。
C.“孟母三迁的故事堪称中华家教典范。”此句的主干是“孟母三迁堪称典范”。
D.“每日晨昏,琅琅书声穿墙而入;休沐之日,师生揖让之仪尽收眼底。”此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分号应该为逗号。
4.“孟母三迁祠”文化墙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三迁择邻,母教千秋垂懿范”。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下联的是( )(3分)
A.千里寻兄,义薄云天昭日月(《三国演义》)
B.三打白骨,火眼金睛辨妖怪(《西游记》)
C.卅年守节,慈心一片励寒儒(《儒林外史》)
D.百草园中,童趣盎然忆往昔(《朝花夕拾》)
5. 小语同学在读书分享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4分)
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① ,还拥有另一个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人们通过阅读,不仅能进入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可以从读书学会做人。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孟子》学得逻辑的严密,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②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二、古诗文读写(36分)
(一)阅读下面《战国策》中节选的语段,完成6~11题。(共22分)
【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