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40字。
2025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需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古诗文默写。
(1) 诗言志,文载道。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______ , ______ ”表达了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______ , ______ ”表达了洁身自好之志。
(2) 爱国是古诗文永恒的主题。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______ , ______ ”借古讽今,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______ , ______ ”高度颂扬了守边将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王翰在《凉州词》中,用“ ______ , ______ ”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报效国家的豪迈情怀。
2.(12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chóu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式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fēng,多人的智慧”了。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①chóu ______ 神
②一唱众和 ______
③称 ______ 意
④机fēng ______
(2) “并行不悖”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______ ;其中“悖”的意思是 ______ 。(2分)
(3)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______ 、 ______ 三个部分,手法上分为 ______ 、 ______ 、 ______ 。(2分)
(4) 请你仿照示例,结合《<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 (4分)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示例: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清晰和活跃。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好比加工象牙,切了还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使其更加细腻。 ① ______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② ______
3.(13分)阳光中学以“中国航天中的文化基因”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 请为本次实践活动设计一条主题标语,要能够体现航天精神与中华文化的联系,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2) 学校“航天文化社”记者小明同学围绕活动主题,采访了航天文化研究员王教授。以下是采访片段,请你补全对话。 (4分)
????小记者:王教授,您好!中国航天器命名常融入神话元素和古典诗词,比如“嫦娥”“祝融”等,这些命名充满了诗意。① ______ ?
????王教授:是啊!很多外国同行都赞叹这是“最浪漫的硬科技”,不少外国网友也认为这展示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文化自信!
????小记者:② ______ ?
????王教授:它们让青少年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魅力,激励同学们去了解航天科技、探索宇宙奥秘。
????小记者:非常感谢您接受此次采访,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3) 以下是小明同学撰写的发言稿中的一段,请你帮助他修改。
????中国航天工程的命名充满了诗意。“嫦娥”探月、“祝融”探火、“北斗”指路……这些名字或源自神话传说,或出自诗词典籍,将浪漫想象注入硬核科技,① 这些命名让航天器成为文化符号,② 因为“嫦娥”“祝融”等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③ 所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既是科技的突破,也是文明的对话。
a文章中的画线句逻辑不严密,应调整语序为 ______ (3分)
b请另举一例中国航天工程或航天器的名称,并解释其名称出处或文化含义。(3分)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4.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小溪
华霖
????①父母年老了,一见面总喜欢拉着我聊老家的一些人和事。谈邻居某某建了新房子,三叔公家的孙子考上大学了,村里的木房子一座也没有了,青石板路也不见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