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750字。

  2025届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25.5.31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首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其胜利彻底终结了列强侵华历史。 
  B.材料一列举杨靖宇、戴安澜等英雄,意在强调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C.抗战期间,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必胜信念和社会动员广度均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水平。
  D.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转折点,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安澜通过组织官兵背诵《满江红》《过零丁洋》,将爱国精神融入军事训练,激发官兵斗志。
  B.戴安澜与《自由报》记者宗祺仁的交往体现了他摒弃党派偏见、团结爱国人士的抗战理念。
  C.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因英军撤离、援军未至而孤军奋战,最终率部成功突围撤回国内。
  D.史迪威评价戴安澜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第一人”,侧面印证其卓越军事贡献。
  3.下列对三则材料的论述与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为政论性文字,高度概括抗战的历史意义,并将戴安澜等英雄置于民族解放的宏大叙事中。 
  B.材料二以传记笔法详述戴安澜的抗战事迹,突出其爱国精神与军事才能,兼具史料性与文学性。 
  C.材料三引用戴安澜日记,通过他对诸葛亮的敬仰与自省,展现其以历史为镜、矢志报国的情怀。 
  D.三则材料均以戴安澜为核心展开,但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评价,材料二重事迹,材料三重心理。
  4.周恩来总理题词称赞戴安澜将军是“民族之雄”,结合三则材料,分析概括戴安澜将军被视为“民族英雄”的原因。(4分)
  5.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将于8月召开,大会主席邀请你作为中国代表,以“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发言,请结合以上材料拟写发言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灰色的月亮
  [日]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