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150字。

  河南省鹤壁市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小组同学用AI生成了一段写黄河的文字,请帮其完善。
  黄河,浸润着这片广袤的土地,赋予了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①(韵  蕴)。商周甲骨的卜辞、仰韶彩陶的纹样、殷商青铜的铭文,无不浸染黄河的颜色。它见证了河南人民②(励  砺)精图治的辉煌征程,也映照出中原大地奔涌向前的时代画卷。黄河,是河南文化的精神象征,如炽烈的火炬在人民心中永燃不熄。
  (1)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jìn  yǔ  chì
  B.qìn  yǔ  zhì
  C.jìn  yú  zhì
  D.qìn  yú  chì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①底(韵  蕴)        ②(励  砺)精图治
  二、语言表达
  2.小组同学梳理“河南红色精神图谱”,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材料  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儿女投身于血与火的斗争中,用生命诠释了坚守信念、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这是河南红色精神的根脉。新中国建设时期,林县人民战天斗地、开山引水的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同志带领群众治沙改土的无私奉献精神,赓续了河南红色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南水北调中淅川数十万人民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河南红色精神的升华。它们共同构成了河南红色精神图谱。
  三、名句名篇默写
  3.“爱国精神”如一团红色的火,传承千年。小组同学围绕“爱国精神”制作了“诗文猜读卡”,请根据线索,将空缺处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诗句:①,②。
  线索:雨夜难眠,为国担忧。 《雁门太守行》(李贺)
  诗句:③,④。
  线索:手握宝剑,为国赴死。
  《赤壁》(杜牧)
  诗句:⑤,⑥。
  线索:典中有我,叹报国无门。 《过零丁洋》(文天祥)
  诗句:⑦?⑧。
  线索:视死如归,显爱国气节。
  四、语言表达
  4.小组同学就“河南小麦为何稳居全国C位”展开讨论,请根据语境完成对话。
  同学甲:我认为①。据资料显示,河南耕地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三,而且河南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充沛,非常适合小麦的种植。
  同学乙:我还了解到河南利用科学技术研发了多套小麦育种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