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420字。

  2024-2025学年四校联合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2025年5月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区域内,将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材料一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高骚》中所写的以酱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赋予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赋予悲剧的
  崇高关。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迫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
  《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刻。
  (摘編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
  高二语文试剧第1页(共8页)
  材料二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之所以如此,正由于届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刪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波地保存在以届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以《史记》记史,屈原以《离骚》抒情,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但是在审美观上有着相同的尚奇倾向。
  B.因为受到了《离骚》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
  C儒家更强调理性和人伦秩序,较之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怪力乱神"的踪迹在家文化中难以寻见。
  D. 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其源远流长,风格自由狂放,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表现悲剧的崇高美,《离骚》《史记》的创作都侧重展现善与恶的对抗斗争
  B.从《史记•酷吏列传》批评汉武帝对人民的高压政策可看出司马迁的讽速精神。
  C.楚辞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道德规范和约束,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
  D.楚汉浪漫主义和先秦理性精神作为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主宰了两汉美学思潮。
  高二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班固认为,《离骚》“弘博深刻,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B.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朱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面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
  D.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面为传记",均具有开创性。
  4.钱锺书《管锥编》:“《史记》于怪事、轶闻,未能妄除净尽,如刘媪交龙、武安谢鬼。”请结合材料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4分)
  5.班级拟召开《屈原列传》学习讨论会,请根据材料一,列出发言要点。(6分)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9 小题。
  场沙
  丰杰
  挂掉参谋长那个震耳欲聋的电话之后,“红军”砺剑营营长曾满江吼道:
  “胡凭栏!”
  “到!”二连长的声音从 300米外的早厕传来,隔着薄薄的防沙网,曹满江隐的看见这个年轻的中尉毛毛糙糙地提起裤子跑了出来。
  "你们连咋回事?不知道卫星临空要规避么?”
  “规避了啊!”二连长的声音明显中气不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