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0字。
6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掌握新闻评论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
[思维能力]理解文章的观点,把握其思路。思考作者是怎样选择新闻事实来支撑观点的,体会其开阔的视野和运用事实的技巧。(难点)
[审美创造]感受文章体现出来的严正立场和充沛气势。(重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第6课预习部分。
【教学过程】
一、问答导入,预习热身
1.了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吗?
[预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师:没错,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现在已连续多年举行了隆重肃穆的国家公祭活动。那么,我们坚持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
[预设]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师:没错,历史应该被永远铭记,和平值得所有人去守护和珍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板书: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2.介绍新闻评论的基础知识
师:本文是一篇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那么,什么是新闻评论呢?
课件出示
新闻评论是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评论的主要特征: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3.字词识记与积累(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4.整体阅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
[设计意图]
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日期的问答引入话题,为学生尽快进入本课学习做好准备。介绍新闻评论的体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评论,为评析课文、把握重点提供一定的抓手,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新闻评论的兴趣。设计字词积累,是为夯实双基服务的。整体感知课文,并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便于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