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9550字。
辽宁省重点中学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工业化初期,我们就一直担心机器可能会破坏劳动力。不过随着自动化出行大行其道,专业司机将在这些反乌托邦愿景中发挥主导作用。相比过去的恐慌,现在我们关于自动化对工作影响的焦虑有了更加严谨的基础。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几十年的技术变革已经积累在经济中。人们知道工作正在随着自动化的广泛运用而改变,但是没有理论指引研究者,甚至没有共同语言概述问题。随着政策制定者日益关注这个问题,一支由三个教授组成的跨学科的梦之队集结而成,以共同解决难题。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三个人找到了巧妙而全面的新方法,他们称之为“任务模型”。任务模型进行了两种基本区分。首先,“常规工作”和“非常规工作”存在区别。常规工作包括重复相同程序的任务。对此,教授们解释道:“这些工作可以由编程指令详尽地指定并由机器执行。”相比之下,非常规工作涉及解决问题和复杂的沟通。教授们写道:“几乎没有基于计算机的技术能从模型中得出推论,解决新问题,或者形成有说服力的论点。”其次,“体力任务”和“认知任务”之间有区别。体力任务主要涉及物理世界的操作,认知任务则发生在更加抽象的分析和互动领域。
运用这两种基本区分,我们就有可能对某项特定工作的重复性和智力要求进行分类。将两种基本区分一起使用,形成了四种截然不同的工作类型。教授们推断,每种工作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化潜能。(见下表)
任务 常规任务 非常规任务
认知任务 例子 记录 构建/检验假设
计算 法律文书
重复性顾客服务 说服/销售
管理他人
计算机化潜能 基本可替代 互补性强
体力任务 例子 挑选或分类 看门服务
重复性组装 卡车驾驶
计算机化潜能 基本可替代 替代或互补机会有限
任务模型预测工作的计算机化
任务模型的概念框架已经改变了现在研究者理解自动化影响人类工作前景的方式,其具体预测已经证明非常有预见性和惊人的持久性。任务模型在2003年首次发表时,很多常规和认知任务的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与此同时,对人机互补更乐观的预测也出现了。在医疗诊断中使用计算机视觉,能帮助医生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不管怎样,人工智能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沟通能力,有助于说服他人。此外,尽管任务模型给卡车驾驶加上“替代或互补机会有限”的标签,但投资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仅在2017年就向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投资约10亿美元。即使你和任务模型的推测保持一致,不相信可能出现全自动卡车,但是计算机化的副驾驶员肯定在路上了。
(摘编自安东尼•汤森《无人驾驶:从想象到现实》,沈瑜译)
材料二:
近来,自动驾驶“萝卜快跑”在武汉的实际应用引来全网围观。凭借超低价格和新奇体验,“萝卜快跑”在武汉市的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萝卜快跑”当下正在陆续增加车辆投放。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应用,由封闭场地测试到道路测试、由试点示范到商业试示范运营快速迭代。毫无疑问,无人驾驶将大规模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1.下列关于材料一中“任务模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务模型”由三位教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提出,是旨在解决“自动化对工作影响”这一难题的巧妙而全面的新方法。
B.“任务模型”区分了“常规工作”与“非常规工作”,常规工作可由机器执行,非常规工作难以由计算机技术完成。
C.教授们推断,将“任务模型”的两种基本区分一起使用所形成的四种不同的工作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计算机化潜能。
D.“任务模型”认为常规认知任务和常规体力任务中的计算机化潜能都是基本可替代的,且二者的替代原因完全相同。
2.下列对两则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于“自动化对工作的影响”这一问题,人们就已经有了完善的理论来研究,只是缺乏共同语言概述。
B.虽然任务模型给卡车驾驶的计算机化潜能定位为“替代或互补机会有限”,但投资者对自动驾驶卡车的商业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C.无人驾驶智能控制系统的“防火墙”过硬与否对其安全性很重要,因此加强“防火墙”建设,便可消除人们对无人驾驶的担忧。
D.关于“无人驾驶是否会抢出租车师傅饭碗”的问题,网上的两种观点都认为出租车师傅必然会受到消极影响,只是程度有不同。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从理论层面通过“任务模型”分析不同工作类型的计算机化潜能,来体现自动化对工作的影响;材料二则聚焦“无人驾驶”这一具体的自动化应用场景,从不同角度思考其多方面的影响及如何应对等内容。
B.材料一主要运用理论阐述和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详细介绍“任务模型”说明理论基础,同时列举了医疗诊断中计算机视觉的应用、人工智能增强人类沟通能力以及自动驾驶卡车投资等例子,使理论更具说服力。
C.材料二除举例论证外,也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在讨论无人驾驶是否会抢出租车师傅饭碗时,将网上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将无人驾驶引发的担忧与ChatGPT推出后的担忧相对比,说明科技发展带来的普遍社会担忧。
D.材料一语言较为学术化、理论性较强,表述较为严谨;与之相比,材料二语言相对通俗易懂,更具生活气息,更便于普通读者理解。同时,材料二中引用周边人的反馈和专家访谈等内容,使文章更具现实感和说服力。
4.以下论据分别出自材料二【A】【B】【C】【D】四处,请根据语境将它们还原到合适的位置。
①比如,“萝卜快跑”招聘要求就明文规定,有网约车、出租车、公交车等客运经营或货运经营的优先录用。
②百度旗下的无人出租车“萝卜快跑”试运行后,湖北一男子在试乘“萝卜快跑”后,对外面的人群大喊“10公里只要三块九,不要再买车了!”
③截至2024年6月,百度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与示范里程超过1亿公里,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过去两年的数据显示,实际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
④截至2024年4月30日,全国349家网约车平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96.4万本。另据交通运输部2021年数据,我国出租车数量约为139.13万辆。按照每辆车配备两名司机计算,全国大约有280万出租车司机。
5.下周五你将参加一次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与未来”为主题的研讨会,主办方希望你就“如何应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影响”这一话题发表看法。请根据以上材料,从就业、安全、社会三个角度列出你的发言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①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②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③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通世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