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910字。

  四川省遂宁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面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一个人,只有足够坚毅,才会足够幸运。船的目标从来不是停在温柔的港湾,而是搏击风浪,漂洋过海;鹰的志向从来不是栖居舒适的窠巢,而是展翅翱翔,傲视苍穹。望你不要沉溺在安逸的生活里停滞不前,给你遮风挡雨的屋檐,同样也会让你不见天日。只有直面挫折,不惧坎坷,贮蓄力量,坚韧不拔,才能为自己撑起一片晴天。没有谁的幸运来得容易,只不过是坚毅不弃最终赢得了幸运的青睐。
  A. 栖居 (xī)               窠巢(kē)               漂洋过海 (piāo)
  B. 苍穹(qióng)             沉溺 (nì)              遮风挡雨(zhē)
  C. 停滞(zhì)               安逸(yì)               贮蓄力量(zù)
  D. 挫折(cuò)               青睐(lái)              坚韧不拔(rèn)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B.新时代的青年人做学问要开拓进取,而不要默守成规,如果没有创新,人类的科技和文化就不会进步。
  C.我们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全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寻章摘句,而要推敲细思,揣摩文章精妙之处。
  D.科学家测量了已发现的恐龙化石周围的岩层,其形成时间大约可以追朔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①毛笔      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定会伴随一代代中国人传承下去。
  ②青苔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却是历尽千磨万难,凭着坚韧顽强,冲破困境,      出生命的光彩。
  ③      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④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      在芦叶的清香里。
  A.承载  绽放 无论   掺和 B.承担 焕发 如果  掺杂
  C.承载  焕发  无论 掺杂 D.承担 绽放 如果  掺和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老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向同学们讲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的精彩过程。
  B.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阅读经典需要目不窥园,锲而不舍,才能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C.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D.这篇小说的情节曲折生动,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却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不断回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刷脸”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措施。
  B.“得饶人处且饶人,该放手时便放手”,前半句说的是我们对外交往时的态度,后半句说的是我们内心选择时的原则。
  C.学校校门一边设立一处护学岗,值勤人员按时到岗,维护上学、放学秩序,保障校园周边安全。
  D.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民间常举办赛龙舟、包粽子、打马球、穿彩线,不仅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些方面都得下功夫,都得养成好的习惯。
  ②培养这些方面的能力,使之养成好的习惯,就叫练基本功。
  ③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
  ④写一篇文章, 用一个词, 写一个句子, 点一个标点, 以及全篇的结构组织,这些方面都要做到家才算好。
  ⑤这样, 写起文章来就很自由,就没有障碍,能够从心所欲。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①③⑤②
  C. ③②④①⑤ D. ③④①⑤②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其中“黑布马褂”是偏正短语,这句话的主干是:我看见背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