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82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小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一项错误的是( )
A.端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童子六七人(少年,未成年的人)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因人之力而敝之(通过,经由)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谦让、谦逊) 失其所与不知(给予,授予)
吾与点也(结交,同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赏赐,给予)
C.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夫子哂之(微笑) 因之以饥馑(因为)
D.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写) 将焉取之(怎么)
且知方也(方法,法子) 朝济而夕设版焉(帮助,救助)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词解释有两项错误的是( )
A.比及三年,可使有勇(等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和,同)
吾其还也(表揣测,大概) 唯君图之(表示希望、祈请)
B.居则曰(平日、平时) 因人之力而敝之(破旧,破烂)
焉用亡郑以陪邻(随同,在旁边做伴) 摄乎大国之间(辅佐,辅助)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要凭借什么) 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
方六七十(表示纵横若干长度) 朝济而夕设版焉(修筑防御工事)
D.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 由也为之(治)
非曰能之,愿学焉(胜任、能做到) 冠者五六人(古代男子在十八岁加冠礼,表示成年)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思想的建立
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西周的封建制度随着西周本土的沦陷,只剩下一个空名。在大崩溃的时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将依据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
孔子教诲门下,并不像后世所谓的学校,而是与来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们随机讨论问题,共同建立和发展一套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道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相处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则,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天”,也不过是“道”的显现,“天”和“道”是一体两面。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则,虽然抽象,但“道”不只存在于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它还存在于万事之中。因此,儒家思想落实在人间事务上,是主导人间关系的大原则、确立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寸与尺度。孔子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问。这个特点我们必须记得,它乃是中国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