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8350字。
2024-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2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5分)
中华传统文化如同一座巨大的宝库,包含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历史之悠久、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无一不让人叹为观止。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同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浩浩荡荡奔涌向前;如同一条蜿蜒飞腾的巨龙,风雪载途而zhù lì不倒。中华文化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笔墨纸砚、唐诗宋词,还是京剧昆曲,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让人在彷徨中找到方向,在zhènhàn中感受到力量。它不仅是璀璨星河,流光溢彩,彰显着我们绚丽多姿的内涵 A 也是坚实铁胚,千锤百炼,昭示着我们不屈不挠的信念。这种韧性成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时至今日,它仍支撑着这座华夏大厦巍然屹立,在未来强盛之路上破浪前行。中华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财富。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2.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A处的标点符号是 。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综合性学习。(5分)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学校将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家园”为 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明理念】请根据以下材料,简要概括什么是“低碳生活”。(60字以内)(2分)
材料一: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2)【写标语】班委会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为右边海报(图中叶子和自
行车均为绿色)配上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符合图旨,10字以内)(1分)
(3)【巧劝说】小语的爸爸只要一走进家门,就喜欢打开家里所有的灯,临时有事需要短暂出门或者外出散步,也都不关灯。他总说:“电费便宜,咱家负担得起!”假如你是小语,你会如何劝说他?(2分)
5.小南和小通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与经典同行”阅读展示活动,请你参与并补全下面的对话。(9分)
小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三位女性对主人公保尔的成长产生了影响,但是我忘记了相关情节,你能结合具体情节介绍其中一位女性对保尔产生的影响吗?
小通:好的,(1)
小南:你读书真细心呀!可是我感觉读名著有点困难,要么读不下去,要么读完还是不理解。例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能和我分享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吗?
小通:我推荐的读书方法是(2) ,因为(3)
小南:谢谢你,我明白了。《经典常谈》的序言中有一句话:“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你能结合《经典常谈》的阅读体验,谈谈阅读经典的意义吗?
小通:好的,(4)
6.经典诗文值得我们反复诵读和品味。请你补全下面语段中的古诗文。(9分)
诗文绘景:诗文中有李白“青山横北郭,(1) ”的秀美乡村;有苏轼“(2) ,漏断人初静”的静美月夜。
诗文传情:《卖炭翁》中有白居易对卖炭老人“(3) ,(4) ”的身处生存困境、内心矛盾的无限同情;《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常建“(5) ,但余钟磬音”的淡泊情怀和超凡脱俗的胸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