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8张,教案约6260字。
统编版七下语文
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搜集有关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积累常考词语。
2.能力目标: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人物传记的常见写法,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学习重点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学习人物传记的常见写法。
2.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
1.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2.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活着的时候,拥有财富、地位、名誉,最后却孤独凄凉地病死在一个无名的小火车站;他生前被誉为俄国文学大师,死后坟墓却是最不起眼的小土丘;他曾是世袭贵族,却放弃一切,心甘情愿做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他是谁呢?
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抓住了托尔斯泰的一生充满矛盾这一特点,用他独到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托尔斯泰的独特形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人物,检查预习。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
①生平:
出生:他的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女儿。
思想:一心渴望并致力于去改革俄国当时的农奴制度,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分给农民,他很厌恶上流社会的风雅和排场,只想像一个农民一个亲自劳动,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因而他的家庭后来变成了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们的收容所,为此他遭受到了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并差点被流放。
晚年:他更为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他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创办了20多所农民学校。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因而和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紧张,后来1910年10月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②成就: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他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等。列宁称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评价: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鲁迅)
他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马克•吐温)
(2)了解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