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340字。

  2024 学年第二学期阶段5月考试语文试卷(联考)
  答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积累应用 10 分1.按要求填空。(5 分)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 2 ) , 身 死 人 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3)《过秦论》中从侧面描写陈涉起义影响的两句是“,”。
  1)举类迩而见义远;(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语句措辞得体的一项是(B )。(2 分)
  A.今日莅临贵校听课学习,感谢领导的热情接待和老师们的不吝赐教。
  B.刘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拙作,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C.老师,您给我的新年礼物已收到,非常感谢您费心准备,我笑纳了。
  D.作为心理学教授,您一定有舒缓心理压力的秘诀,我很想和您垂询。
  (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A   )。(3 分)
  “仁爱”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爱好“仁”的人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好仁者,无以尚之”。
  ①其将“仁”与“德”实现了有机结合
  ②在孔子的思想系统中
  ③“仁”处于核心地位
  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
  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①④③      D.④①②③
  二、阅 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如何评价判断
  齐亮
  ①世人大多希望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可什么样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呢?人们的答案或许并不统一。
  ②我们评价一个判断,有两种合理的方法:第一种是用经验上的标准,即在现实中它是否符合客观的事实;第二种是用逻辑上的标准,即在理论推导中它是否自相矛盾。按照心理学理论,方法一评价的是“通信”,即“判断”和“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保持一致的能力;方法二评价的是“连贯”,即“判断”中各因素在逻辑上保持一致的能力。
  ③理性的人常被认为应该有更强的评判力,然而理性往往只是跟逻辑联系在一起,用以衡量判断是否逻辑自洽,与方法一没有太大关联。假如我说,南京大报恩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