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7660字。
广东省清远市四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材料二:
戏剧冲突作为戏剧中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按照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性格与性格的冲突以及性格内部的冲突。这三类冲突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在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彰明主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环境指的是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剧中人物都有各自所处的独特环境,当人物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净化”作用,是指受众观看悲剧后得到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环境是剧中人物所处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当人物与大环境发生碰撞就产生了冲突。
C.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对立冲突是悲剧审美价值的最大体现。
D.戏剧的冲突是多元的,但在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彰明主题都有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冲突,不过两则材料就冲突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在论证观点时,材料一主要是运用道理论证,材料二主要是运用事例论证。
C.材料二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一段意在强调冲突是勾勒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D.材料二认为环境与人物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冲突,而且会变得很激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为人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但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最终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元代王实甫创作的杂剧《西厢记》, 其中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
D.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后,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4.材料二认为,从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剧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来看,哈姆莱特成为了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最合理不过的。请结合以下材料加以分析。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对人的尊重。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主义者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描绘,颂扬人的理性和力量、价值与尊严,尤其强调人性的善良。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文学的代表。哈姆莱特曾经对人类有着高度的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5.为什么说《窦娥冤》是中国著名古典悲剧之一,请依据材料一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的自白
顾随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老了,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丈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