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330字。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等校联考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晨光熹微,当第一缕阳光掠过梧桐山的云霭,洒向深圳湾粼粼的水面,你可曾听见这座城市正在低吟浅唱?漫步于莲花山下的林荫道,木棉絮语,杜鹃灼灼,那是南国草木写给大地的散文诗;驻足于大鹏所城的斑驳城墙,触摸六百年的砖石,海风里仍回荡着抗倭将士的壮歌——历史从来不是冰冷的铅字,而是juānkè①在时光里的鲜活篇章。就连坪山稻田的蛙鸣、红树林畔的白鹭振翅,都是自然kuìzèng②的绝妙修辞。
  同学们,语文何须囿于方寸课本?它藏在深圳图书馆翻动的书页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语文像一阵风轻轻吹过,便使这座城市有了独特的魅力。语文从来不是试卷上僵硬的横竖撇捺,而是海岸城露天音乐会里突然合唱的《海阔天空》,是当你站在平安大厦观光层,脱口而出的“不畏浮云遮望眼”。看啊,这座城市正把语文写成流动的光影——而你我,都是执笔寻觅的人。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2)
  2.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字形 字源 字源释义 引申义 判断词性 辨析短语
  寻 甲骨文 本义为一种长度单位,即伸开两臂的长度,合古代八尺。
  如:飞来山上千寻塔。 (1)寻找,探求。如:东寻西觅
  (2)表时间,随即、不久。
  如: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飞来山上千寻塔
  (1)诗句中“寻”是词 东寻西觅
  (2)这是短语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4.请仿照前文示例,在文中横线处完成仿写,使之构成排比句。
  同学们,语文何须囿于方寸课本?它藏在深圳图书馆翻动的书页间,,。
  二、综合性学习
  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5.学校读书月将开展“探寻鹏城语文味”研学活动,请你至少选择两处地标景点或书香区域,仿照范例设计一条研学路线,同时设计每个地点与语文相关的活动。
  【范例】大鹏所城:品读石刻诗词,感受历代将士的爱国精神→较场尾:欣赏日落,完成即兴诗歌创作。
  6.小语想为本次研学活动拟写一幅对联,但有两个字迟疑不决,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上联:踏鹏城古迹,寻文脉千年,字句藏山
  下联:品粤地风情,悟语文三昧,篇章古今
  三、名句名篇默写
  7.此次研学活动将为每位同学印制导览手册,请你填写导览手册导言部分的诗文佳句。
  深圳既有城市风光,也有田园意境。看,莲花山脚风筝漫天,大榕树下携友远眺,可享陶渊明“采菊东篱下,(1)”(《饮酒》其五)的闲适之趣;中心公园的草坪上,“乱花渐欲迷人眼,(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春意扑面而来;深圳湾畔“(3),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壮阔让人心境顿开;远处栈桥边“沙鸥翔集,(4)”(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叶扁舟驶向远方,真有“长风波浪会有时,(5)”(李白《行路难》)的壮志!光明田园里“(6),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日落时分,登上羊台山遥望故乡,不免有“浮云游子意,(7)”(送友人《李白》)的感慨;塘朗山云雾缭绕,相信渺茫后会有“(8),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豁然开朗,而攀至梧桐山巅,“(9),”(杜甫《望岳》)的豪情在胸腔奔涌。原来,语文从未远离。愿诸君携此慧眼,在鹏城的山水间,邂逅最美的中国诗篇。
  四、文言文阅读
  读书月“寻味语文”活动选取以下两篇文言文作为师生共读篇目,请你赏析并完成探究任务。
  【甲】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