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72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君子”一词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虽然道家学派在诸多思想现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席卷社会生活每个角落,特别是一味逐利导致一些人信仰缺失、价值迷失、道德失范等诸病连发的状况,我们尤其需要在当代开展“新君子文化运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让君子文化这剂传统良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宏大工程中,发挥补气固本的独特作用。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人格——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
  君子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奋进向上的道德风貌,它在铸就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君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在历史上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儒、佛、道文化都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一般意义上说,“君子”是一种理想人格,因为从社会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本是代指贵族和执政者,但在孔子的改造下,“君子”的内涵得以拓展,蕴含了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B.从古至今,君子人格都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具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只要是中国人,都喜欢被人称作君子。
  C.“圣人”代表的是理想人格,在现实中很难见到,而“君子”则代表着现实人格,能让人不断向理想人格靠拢。
  D.在中国君子文化发展过程中,儒家为君子文化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内涵,佛道则不断丰富发展着君子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家和法家与儒家学说格格不入,但都对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表示赞赏。
  B.因为《周易》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所以得到了张岱年等哲学家的充分肯定。
  C.君子文化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相信在未来仍会一直传承下去。
  D.君子文化对于鼓励人积极向上具有重要意义,普通人只要向善就能成为君子。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要从君子人格的发展及不同时期人们的接受程度的角度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B.材料一以中国人爱玉为例,说明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已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中。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大量引用古籍原文,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支撑,比单纯的分析更有力度。
  D.材料二综合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等来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儒家和道家的“君子”的不同之处。
  5.学校准备开展“新时代青年与君子文化”主题活动,假如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出发言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邮件
  契诃夫
  那是夜里三点钟。邮差已经完全做好上路的准备,等着车夫在一辆刚刚赶过来的三套马车上装完邮件。有一个带着睡意的收发员坐在他那张类似柜台的桌子旁边,正在填写一张表,嘴里说着:
  “我有个外甥,是个大学生。他要到火车站去。那么你,伊格纳捷耶夫,就让他坐在你这辆三套马车上,把他带去吧。虽然运邮件是不准带客的,哎,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与其为他花钱另雇马车,还不如让他不花钱搭这班车去的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