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760字。
广西北海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自2023年起实施“生态优先、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全面提升战略。这项总投资达15亿元的三年行动计划,在2024年11月完成第四期工程后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其系统化的改造理念和创新的实施路径已成为滨海景区转型升级的典范案例。
生态修复工程构成了本次改造的基础性工程。项目团队采用“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累计修复退化沙滩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在植被恢复方面,精选种植了海菖蒲、木麻黄等12种耐盐碱乡土植物共计3.6万株,形成了一条长5千米、宽30—50米的滨海生态防护带。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广西海洋研究所联合中山大学研发的“动态补沙”技术,该技术通过建立多参数潮汐数学模型,结合实时卫星遥感监测,实现了补沙时机、补沙量和补沙位置的精准调控,使沙滩年均自然流失率从历史平均值的8%显著降至2%以下。与此同时,工程团队在潮间带科学布置了12个总长1800米的人工礁石群。最新的生态监测数据显示,该区域海洋生物种类数量较改造前增加了40%,其中包括5种珍稀底栖生物。
智慧服务系统的建设体现了现代科技与旅游服务的深度融合。“智慧银滩”综合管理平台包含三大核心模块:其一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潮汐”预测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报潮汐变化,准确率达到92%,并通过景区200个智能显示屏实时更新信息。其二是配备AI语音识别技术的多语种导览系统,支持中、英、越、韩四国语言服务,累计为超过50万人次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其三是覆盖全景区的应急响应系统,通过5G网络实现“一键求助”功能,确保应急事件3分钟内得到响应。这套系统在202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经受住了实战检验,景区单日最大接待量达12.8万人次,游客满意度调查显示98.2%的游客对服务质量表示满意。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彰显了改造工程的人文关怀。项目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建成于1984年的“潮”雕塑等7处历史标志性建筑进行了数字化建档,在保持原貌的前提下对其基础结构进行了抗震加固。新建的“滨海生态研学走廊”全长1.5千米,设置了“海洋生态”“地质奇观”“人文历史”等8个主题互动体验区,配备AR实景解说系统。这条走廊已成为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的热门目的地,2024年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1028批次,累计接待学生超过10万人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评价指出:“北海银滩改造工程创造了‘生态一智慧一文化’三位一体的滨海景区发展新模式,其经验值得全国同类景区借鉴。”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修复构建韧性生态系统,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服务品质,依托文化传承增强景区魅力,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摘编自《北海日报》)
材料二: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在2024年12月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工程。这项历时两年、总投资1200万元的“数字海丝”项目,不仅使这座地方性博物馆跻身全国数字化博物馆第一方阵,更开创了中小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
常设展览的数字化重构是本次升级的核心内容。博物馆将原有的三个基本陈列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动态补沙技术通过多参数潮汐数学模型和卫星遥感监测实现精准调控,使沙滩年均自然流失率显著降低至2%以下。
B.智慧潮汐预测系统可提前72小时预报潮汐变化,并通过景区200个智能显示屏实时更新信息,准确率达到92%。
C.滨海生态研学走廊全长1.5千米,设置8个主题互动体验区,2024年接待研学团队1028批次,超过10万人次。
D.为保持景区现代风貌,改造工程拆除了部分危旧历史建筑,并合理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以展示银滩历史文化记忆。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年航路”展区的AR智能眼镜技术不仅能展示商船外观,还能呈现船上货物信息,所以定位十分准确。
B.汉代铜凤灯的三维动画演示因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荣获“2024年全国文博数字化十佳案例”荣誉称号。
C.沉浸式剧场日均演出8场,且上座率高,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沉浸式效果,深受观众欢迎。
D.博物馆数字化改造后,为节约成本取消了部分实物展示,但保留了“素颜展区”以满足科技爱好者的需求。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具体数据说明银滩改造在生态修复、智慧服务和文化传承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B.材料二侧重介绍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细节,还提及这些技术手段背后的学术支撑体系。
C.两则材料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科技创新的有机融合,展现文旅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
D.两则材料在报道成就的同时,都客观呈现了不同群体对技术改造存在的争议或保留意见。
4.材料一中提到银滩改造建立了“生态一智慧一文化”三位一体模式,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任意两种要素在工程中的体现。(4分)
5.针对“博物馆数字化改造是否会削弱传统参观体验”这一观点,请根据材料二内容进行反驳,并就如何平衡两者提出两条具体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内 奸
孙甘露
陈千里走进了马路对面的弄堂,找到了老方儿子的剃头铺。
接上头后,老方儿子拎着烧水壶,站到了店门外,门旁有个炉子专门烧热水。
“他好像有点不太乐意?”陈千里望着房门,门缝忽明忽暗。
“他想参加工作,想做大事。”老方小声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