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110字。
2025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语文
总分值12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为弘扬青春正能量,展现青年担当,学校组织了“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 【立志??青春有为】下面是一位同学撰写的活动开场白,阅读后 ,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少年毛泽东离开家乡时写下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的豪言壮志,zhèn hàn人心;十二三岁的周恩来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 必须笃立鸿鹄之志,凝聚磅礴力量,争做有为少年, 才能让青春在为祖国 、为民族 、为人民的奋斗中谱写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病因及修改意见。
【答案】(1)震撼 kēnɡ qiānɡ
(2)搭配不当,将“谱写”改为“绽放”。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震撼:zhèn hàn,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土层受到猛烈的撞击(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
铿锵:kēnɡ qiānɡ,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原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谱写”与“花朵”不能搭配,可将“谱写”改为“绽放”,修改后的句子为:才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2. 【绽放??青春风采】演讲社团组织了“青春之风采”演讲比赛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词,其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如今,一批批在新时代成长的青年,已经以昂首挺胸的姿态站立在大众面前,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偏远山乡,平易近人的“第一书记”和乡亲们打响脱贫攻坚收官战;在工厂车间,毫不懈怠的产业工人坚守岗位抓生产;在科研院所,年轻的科研人员争分夺秒攻关不停…… 我国的青年,正以震耳欲聋的力量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为社会的繁荣进步、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青春不息,奋斗不止,致敬中国青年!
A. 昂首挺胸 B. 平易近人 C. 毫不懈怠 D. 震耳欲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运用。
A.昂首挺胸:意为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振奋、自信昂扬的姿态。在句中用于描述新时代青年“站立在大众面前”的自信状态,使用正确;
B.平易近人:意为态度谦和、易于接近。在句中修饰“第一书记”,强调其与乡亲们亲切合作、共同奋斗的形象,使用正确;
C.毫不懈怠:意为毫不松懈、勤奋努力。在句中形容产业工人坚守岗位、抓紧生产的敬业精神,符合工厂车间的场景,使用正确;
D.震耳欲聋:意为声音极大,震得耳朵快聋了,专用于形容声音的强烈。但句中用于修饰“力量”(“正以震耳欲聋的力量活跃……”),而“力量”是一种抽象的能力或影响力,并非声音。此处搭配不当,应改为“巨大”“磅礴”等形容强大力量的词语;
故选D。
3. 【谱写??青春和谐】校团委开展“以和为贵”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探“和”之义】“以和为贵”内涵丰富,你认为下列三句名言匹配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
②礼让一寸,得礼一尺。
——曹操( )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
a.以和 贵,顺乎天意人心。 b.以和为贵,成就大道正理。 c.以和为贵,止息纷争杀戮。
A. ①c ②b ③a B. ①a ②b ③c C. ①c ②a ③b D. ①a ②c ③b
(2)【抒“和”之情】为了号召大家在生活中发扬“和”的精神,小华同学做了即兴演讲。请结合你对“和”的理解,参照【甲】处划线句再仿写一句,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修辞一致。
人与人的关系不可以无“和”。无论是“和气生财”,还是“家和万事兴”,都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和”是人际关系的减震器、润滑油,是生活的芳香剂。“和”,可以在我们出现误会、产生分歧、发生矛盾时充当调停人,化一场既恼人难堪又剑拔弩张的干戈为玉帛。所以,当我们争吵得面红耳赤几乎兵刃相向时,何不试着听从“和”的召唤,心平气和地伸出双手与对方相握?当我们冷战静坐相对无言时,为何不让“和”解开我们心中的乱结,诚心真意地给对方一个友好的微笑?【甲】“和”是针线,缝补着我们生活中的裂缝; 。但是,“和”不是无条件的退让,而是有原则的包容。
【答案】(1)A (2)示例:“和”是春风,抚平着我们相处时的褶皱
【解析】
【小问1详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