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4860字。

  《三峡》

  ❶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背诵课文。
  ❷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品味课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特点。
  ❸感受三峡的壮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一、助读资料
  1.文题解读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题目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
  2.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3.知识链接
  《水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记述江河分布的地理专著,旧说是汉末桑钦所作。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便为之作注,使原文内容大为丰富起来,所以叫作《水经注》。
  这部书兼有科学性与文学性,是一部十分优秀的地理著作。郦道元注《水经》跟一般注书不同,《水经注》中有的引证古籍,有的结合描述亲身见闻,把祖国的河流所经过的重要地区的民情习俗、民间传奇、历史故事穿插其中,内容非常丰富,字数比原文多出几十倍。每条注文几乎都是一篇优秀的散文。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地理上的价值,都大大地超过《水经》本身,对于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二、文本解读
  原文 课本注释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  岸  连  山,略  无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
  阙    处。重      岩     叠    嶂,隐  天  
  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
  蔽  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 曦 月。
  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评析:总写三峡的地貌——隔江对峙的群山,山高岭连,遮天蔽日。
  
  至于 夏 水     襄   陵   ,沿    溯       
  在夏天江水猛涨,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阻       绝。或  王   命   急  宣,有
  只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
  时   朝   发   白帝  ,暮   到  江  陵,
  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其间  千二百里,虽  乘  奔  御  风,不以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疾也。
  这么快。
  评析:写夏季三峡的情景——江水暴涨,水流湍急,惊心动魄。 1. 〔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2.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3. 〔自非〕如果不是。
  4. 〔亭午〕正午。
  5. 〔夜分〕半夜。
  6. 〔曦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7. 〔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