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340字。

  第14课  《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律诗,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背诵并默写古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
  3.体会诗歌遣词炼字的特点,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1.感受其“起承转合”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
  2.体会诗歌情感,品味诗歌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诗歌主旨。
  【课时安排】
  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学习《野望》
  一、导入新课
  1.话说唐诗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代是诗的时代。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唐诗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情状,而且为那个时代保留了异常生动的情绪和心理记忆。唐诗的意象,成了我们民族诗歌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唐诗精神也成了我们民族精神血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将穿越时光的长河,翻开诗的篇章,撷取唐诗中的几颗明珠,一睹唐诗的风采。
  2.提问导入
  提到唐诗,你会想到哪些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今天咱们要学的这首唐诗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位诗人的名字。他就是王绩。我们先来看一看对他的这首诗的评价。
  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
  沈德潜说:“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
  闻一多说:“此诗得陶诗之神,而摆脱了它的古风形式,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
  施蛰存说:“唐代以前,还没有‘律诗’,王绩这一首诗是最早的唐代律诗。”
  结合上面的评价思考:编者将王绩的《野望》放在《唐诗五首》的首篇的原因?
  明确: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宜压轴。
  小结:诗人王绩和这首诗的意义很了不起,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河。
  二、知识简介
  1.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初唐诗人。贞观初年,因病罢归弃官,隐居东皋(今山西万荣),故自号“东皋子”。他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描写隐居生活和饮酒情趣,有避世的思想。诗风淳朴自然,无齐梁藻饰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后人辑有《东皋子集》。
  2.律诗知识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