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03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八年级开展“以和为贵”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探“和”之义
汉字简化前,“和”与“龢”常常通用。“龢”字左边是形旁“龠”,字形似屋宇,内悬一组编钟,下设笙箫之类的吹奏乐器;右边为声旁“禾”。这些乐器一齐吹奏,声音悦耳动听,故“龢”字的本义是乐声调和、和谐。“和”字的出现比“龢”晚,“说文解字”将“和”与“龢”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和”指声音相应和、和谐地跟着唱或伴奏;后渐引申为“平和、温和、柔和”等意思。“和”字衍生的成语有很多,如和衷共济、和而不同、 【甲】 ……足见“和”在语言文化中jìn润之深。
1. 请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 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3. 请在【甲】处补充一个包含“和”字的成语。
品“和”之美
“和”之美,流淌在书本的字里行间:它是《社戏》中少年月夜归航时的潺潺水声与温柔晚风,勾勒出人与自然的恬淡和谐;它是《回延安》里“手抓黄土我不放”的赤子热泪与贴在心窝的深情,诉说着游子与故土的血脉相融;它是《安塞腰鼓》中如骤雨急促的鼓点,似旋风飞转的舞步,演绎着力量与节奏的激昂和鸣;它是《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中各国健儿掌心相握的温度与五环旗升腾的光芒, 【乙】 。
4. 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是:______________。
5. 用正楷准确、规范抄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6. 综合语境,在【乙】处补写相应内容,使语段表意完整。
话“和”之境
“和”之境,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心之所系。陶渊明绘“①______,②______”(《桃花源记》)老幼共乐图,勾勒民生和睦之景;《诗经》中“窈窕淑女,③______”(《关雎》)以弦乐共鸣的悠扬韵律,传递倾慕之意,尽显情思和融;王勃以“④______,⑤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胸襟,让情谊穿越万水千山,展现跨越时空的心灵和鸣……这些千古绝唱,无不诉说着中华民族对“和”之境界的永恒追求。
7. 请根据语境,用正楷横写语段中空缺的古诗文。
8. 本次活动即将结束,请结合校园生活或社会现象,阐述你对“和”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书写和读音。
悬:xuán,指的是挂,吊在空中。
浸润:jìn rùn,(液体)渐渐渗入或附着于固体表面。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说文解字”是书名,应用书名与,不能用引号。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40分)
(一)(11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甲】
夫世称子美者,概以为诗人。愚以为诗道极于子美,而子美重于人者,不独诗也。唐文章之士千百人,而祠①于后者,仅可指数。子美之草堂,人皆知之,是独以其诗哉?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