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130字。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具象实践。它们包含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人伦、社会法则的敬畏和尊重,更展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尊重他人的美好品质。传统礼仪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并由此衍生出如“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为政以德”等道德要求,从不同层面强调了礼仪对于规范人们行为、帮助个体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理想人格的重要性。
在促进人际和谐、维护社会秩序和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传统礼仪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古代社会尚礼、制礼,并在全社会推行礼教、礼治,将礼仪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礼尚往来、以礼待人的社会风尚。人们在学礼、遵礼的过程中传承了民族文化基因,增强了对中华文明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传统礼仪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历经五千年赓续发展,始终承载着协调人伦关系、规范社会秩序、形塑文明认同的重要功能。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礼仪在守正创新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兼具历史深度与时代张力的新形态。这一新形态既不是对传统礼制的简单复刻,亦不是对异域文明的全盘移植,而是立足中华文化主体,在文明对话与时代变革中形成的礼仪体系。
从“云端祭祀”到“太空拜年”,从“碳中和婚礼”到“数据伦理准则”,礼仪文化正在重构人类与技术、自然、虚拟世界的相处之道,形成数字化与生态化交织的新语境,重构时代变革中的生活范式。借助科技的发展,礼仪文化在形态上更加异彩纷呈,无论是礼器造型、仪式设计、聚会范式,还是人的姿态语言、服饰搭配,都以美的形式,将传统与现代、“礼”意与技术、观念与实践进行意象表达,或精美绝伦,或轻松活泼,或恢宏大气,或庄严肃穆,以仪式融入审美内蕴,寻求“礼序”与“乐和”相统一,从而观照“和而不同”“以礼化人”“知行合一”的人文情怀,礼仪承载的价值更显丰盈、表现形态日趋完善,成为当代社会美、生活美、科技美的独特形态。
礼仪文化新形态的建构,不能是书斋中的理论推演,而应是扎根中国大地、回应时代需求的实践创造。一方面,创新礼仪文化的传播方式。通过创作影视剧、书籍等与之相关的文艺作品,提高公众对礼仪文化“新”的观念形态、生活形态和审美形态的认知与认同。另一方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多面的礼仪教育模式,使人们在礼仪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活观和审美观。此外,建立健全发展中华礼仪文化的相关规范,以社区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自律规范等形式,进一步使礼仪文化落到实处。
(摘编自蒋璟萍、曹淑蓉《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礼仪文化》)
材料二:“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中华文明,“礼”贯穿其中。钱穆先生曾强调“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以“礼”为核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世界文明的显著标识。传统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礼仪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包含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人伦等的敬畏与尊重。
B.传统礼仪的“仁义礼智信”衍生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要求,强调了礼仪对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性。
C.“礼”贯穿于具有连续性等特点的中华文明之中,以“礼”为核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世界文明的显著标识。
D.现代礼仪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将现代礼仪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端祭祀”“太空拜年”等现象表明,科技发展使礼仪文化在形态上更加多样,其表现形态已十分完善。
B.建构礼仪文化新形态,可以通过创新礼仪文化的传播方式、构建礼仪教育模式以及建立健全规范等途径实现。
C.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文化之心”,他还强调了礼仪在建构国家制度、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心凝聚方面的作用。
D.中国礼仪文化中所包含的正道理念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中国礼仪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3.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一中“借助科技的发展,礼仪文化在形态上更加异彩纷呈”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学校举办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礼仪规范。
B.某导游为了吸引游客,在讲解景点特色时融入了有关传统礼仪的故事。
C.一款融入了传统礼仪元素的3D游戏让玩家深刻地感受到礼仪文化的魅力。
D.某社区组织志愿者向居民广泛宣传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倡导文明行为。
4.两则材料都提到礼仪文化,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声 影
侯志明
他身材并不高大,就算年轻挺拔时,身高也不过一米七。他不善言谈,说起话来慢言慢语,稍带激动时低沉有力。
这个人,是我的父亲。
父亲和母亲在成家前就认识,一个村的。①两人一九六○年成婚,不是父亲娶了母亲,而是母亲“娶”了父亲——倒插门。母亲家遭变故,家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