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题,约15640字。
2025年5月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前期的唐朝拥有一个有理想、有作为且秉持开放理念治理国家的统治集团。这个统治集团就是以李渊为核心的领导层。陈寅恪先生归纳为“关陇集团”。它最初是由西魏的掌权者宇文泰所创立。宇文泰为扭转与东魏抗衡中的弱势地位,他聚合关中陇右的各路豪强和朝中汉人等,团结在他周围,形成力量以壮大自身。此后的北周兼并北齐、隋唐之统一,其凝聚力量都与这个集团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唐时代是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性格更为平易开朗,其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诗歌风格与“国风”比较接近。
B.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在盛唐,人民力量高涨,喜欢歌颂正面力量、追求光明理想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C. 促成盛唐强盛的最终要素是人,而多民族,多族群的“人”的组合形态是唐区别于秦、汉、宋、明这些中原汉系主体王朝的地方。
D. 丝绸之路是唐朝沟通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丝绸之路贸易中承担重要角色的主要是商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白发三千丈”“与尔同销万古愁”等句夸张地表现了愁之多、愁之长,因而是盛唐气象的突出体现。
B. 李煜 “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然都说愁之多、愁之长,但在艺术造诣上却有着云泥之别。
C. 盛唐之时,由于朝廷贫穷,故而下令检括清查定居长安城免于赋税的胡人,人口达4000人,足见当时胡人朝东谋求发展是一个颇为耀眼的行为。
D. 盛唐局面的出现,是魏晋南北朝以来胡汉融合的成果,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统治集团集中原传统、草原游牧文化诸多要素于一身,具有强烈的兼纳和开放精神。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
A.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问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D.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从不同维度展现了盛唐的辉煌气象。材料一聚焦文学艺术,指出盛唐诗歌以蓬勃朝气、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为特征,通过李白等诗人的作品,展现了饱满昂扬的时代精神。材料二则从政治社会角度,揭示盛唐强盛的根源在于开放包容的统治策略和多民族融合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域外人士的广泛参与。两则材料互为补充,共同勾勒出盛唐在文化自信与社会活力上的双重高度,体现了开放包容与艺术造诣的完美结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喜欢歌颂正面力量、追求光明理想 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且对于盛唐气象,原文说的是“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反映的是时代的整体偏好,而并非绝对的“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的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争座位帖
苏平
要是能够少说几句,颜真卿早当上宰相了。
那时候,颜真卿还在御史台,只是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却盯上了职掌宫中、京城巡卫的正三品左金吾卫将军李延年。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情,李将军私自用了下公车,没有按规定报备。正好这事归颜真卿管,①按理碰上这种事,一般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多远就躲多远。可颜真卿很认真,追着问李延年为什么,李延年当然暴跳如雷,这还了得,敢到太岁头上动土了,皇上还靠我保护呢。
李延年当着百官的面发作了,狠狠地骂了颜真卿一顿,你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