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250字。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小语同学围绕“和”写的感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老子曰:“上善若水。”《国语》阐释“善”为“德之建也”。“和”与“善”相fǔ相成,“善”是“和”的基础,是实现“人和”的道德支撑;“和”是“善”的结果与目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融入络绎不绝的民族血液中,镌刻于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基础。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国,文化的传承与演绎需要不同文明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1.请写出正确的字形字音。
  ①相fǔ相成(     )  ②镌刻(     )
  2.文段中的四个加点词语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人合一 B.络绎不绝 C.镌刻 D.名副其实
  在准备宣传海报时,小语同学写了一段文字,请帮忙解答相关问题。
  诗歌鹅,鹅,鹅……/童声飘过千年歌,/白羽红爪诗情在,/月色荷塘云影波,/中华福万代,/人心最中和!
  海报由图片和文字组成。图片以碧绿的荷叶和盛开的荷花为背景,“荷”谐音为“和”,寓意为和睦、和平、和谐;荷塘岸边绿草如茵,还有一位背着鱼竿的儿童和几只悠闲的大白鹅。图片的上方是“和满中华”四个大字,且有祥云缭绕;右方是一首现代小诗。这些图文组合在一起,不仅共同凝聚成一幅和谐、和平、和美的画面,但是凸显了“以和为贵”的主题。
  3.“和”的本义为:;“和”的造字法是:。
  4.画线句子的表述有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二、名句名篇默写
  5.小文发现学过的古诗文中有不少句子蕴含“和”的理念,请补全。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物我合一。进入禅院,常建参悟了空寂中的禅意:“山光悦鸟性,(1)”;屡遭排斥,陆游借梅咏志:“(2),只有香如故”;“和”是古人对和谐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