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80字。
《饮酒》(其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这首诗歌颂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突出地表现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使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是陶诗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
本课主要抓住“悠然”二字,引导学生感悟“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深入理解陶渊明厌弃官场、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将语言品读、思维建构、审美体验与文化视野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掌握本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
2.借助联想与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景中含情的特点。
3.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借助联想与想象,描绘诗歌的画面。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景中含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想和宁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醉于耕种;
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活得如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他就是陶渊明。
情境活动:
八年级(6)班开展了“走进陶渊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同学们结合《饮酒》,畅谈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感悟陶渊明的人生追求。
任务一:读出“悠然”诗韵
作者名片: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自称“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四十一岁时弃官归隐,从此躬耕田园。他是田园诗派的鼻祖,被称为“田园诗人”。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初读诗歌:请用诗歌中的一个词语概括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生:“悠然”
诗意梳理,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进行翻译。
任务二:品读“悠然”真意
1.诗人隐居在喧嚣扰攘的尘世,怎么会“无车马喧”呢?
师:“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没有什么不同。
资料助读:陶渊明生平
早年生活:家境没落,出身微寒。同时具有儒家和道家两种修养。
仕宦生涯:二十岁入仕,痛感世道的险恶,人生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在“出仕”、“入仕”间徘徊。
隐居生活:四十一岁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创作了许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