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810字。

  2026 届安徽省高三摸底大联考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阅读(72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诗人之一,其影响非常深远。有人论杜甫诗,称其为“诗史”,这是看到了杜甫诗作之现实主义的一面,这其中犹有史学价值的当数他的“三吏”与“三别”。令人惊讶的是,杜甫诗作中不乏包含“物理”一词的作品,他甚至为“物理”这门学科提供了最正确的定义。
  杜甫对物理的定义见于《盐井》一诗:
  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
  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
  汲井岁榾柮(gǔ),出车日连连。
  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tián)。
  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
  这首《盐井》描述了用木制水车从井中汲取卤水、用大锅煮盐的场景,以及后续官盐买卖中的曲折,最后引出了“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的感叹。食盐,学名氯化钠(NaCl),是生命的必需品,因为生命自水中来,而水体中一般来说会溶解足够多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地表上的水大部分是咸的,淡水是例外。陆地上如人类这样的大型动物饮用淡水,但是又要规律地摄入盐分,其对盐的需求的优先级不亚于对食物本身的需求。滨海地区可以用海水晒盐,内陆地区则是从盐矿、盐湖获取盐。如果地下水的盐分够高,则可以凿盐井汲水煮盐——把卤水烧开让水分蒸发掉,盐就结晶出来了。这首《盐井》诗,杜甫有自注“盐井在成州长道县,有盐官故城”,这应该是在今甘肃天水地区。过去由于运输能力太差,任何稍微远离盐产地的地方都缺盐,因此盐是极珍稀、极昂贵的生活物资。盐业官办,官方渠道流通的盐即是官盐;有官办就有走私,走私渠道流通的盐即是私盐。盐业是一个理解人类历史特别是有经济行为以来的演化过程的重要窗口。不管官盐、私盐,倒手就要加价,因此才有了诗中的这句“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
  以一斛五斗论,这一次倒手价格就涨到四倍之多。对这种事儿,有啥好感叹的呢,事理儿本就是这样的啊。杜甫诗中的“物理”一词,应分开作“物—理”解。物,指实在的存在,理则是指存在之间的关系、存在所遵循的原则,后者可谓之道。
  杜甫的这半句“物理固自然”,笔者以为可以作为物理学这门学科的中文定义。不妨就把“物理”依中文字面理解为“存在—存在之道”。近代物理学来自西方,西语中的物理都是对希腊语φύσις的转写,如英文的 physics。而φύσις恰是大自然的意思。我们现在一般把英语 nature 翻译成“自然”,这是误解,nature一词本意与生殖、生长有关,nature 在很多地方对应我们汉语的“禀赋,生来就有的特征”的意思。唐代钱起的《过瑞龙观道士》有句云“灵山含道气,物性皆自然”,笔者斗胆将其英译为 The nature of matters isof all physics。物理学的 nature(生来的秉性)就是它囊括万物,世间一切存在都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就是关于大自然的学问(①我们的小学有“自然”课算歪打正着?)。
  杜甫诗作中多次使用“物理”一词,他不仅提供了“物理固自然”的定义,还指出了物理学者应有的情怀以及学习、研究物理时应有的态度。杜甫在《赠郑十八贲》一诗中有“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句。
  ②虽然杜甫原意也许是要说“(郑贲的)高尚品格属于本性天然”,但后人宁愿将之曲解为“品格高尚方得见事物之理趣”。有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可资为证。杜甫还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物理、究问物理时的正确心态,见于其《曲江二首》之一,诗曰: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笔者作为一个物理学工作者,因为“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仔细推究存在之理,应该有行乐的心态,何必让虚名来缚自己呢!)这句而愈加佩服杜甫。杜甫的这句诗,我真心希望我们的老师们把它带进各级课堂,让广大的学子们都能体会杜甫的这种境界。追求学问、追求真理是否非要抱着行乐的态度?那大可以商榷,但是不要追求浮名绊身却是属于高境界的识见。给大家讲个有说服力的实例吧。量子论奠基人、物理学巨擘普朗克年轻时在慕尼黑大学求学时,教授约利对他说“干嘛学物理啊,物理没啥做的啦”。普朗克回答道:“我没想有什么成就,我就是想学会物理。”“我就是想学会物理”,就是这么朴素的想法,让普朗克后来成了量子论的奠基人、相对论的奠基人和统计力学的奠基人,基本物理常数中的玻尔兹曼常数和普朗克常数都是普朗克引入的。③不知道晚年的普朗克会不会说“我没想有什么成就,我就想开创一个新时代”!默诵杜甫的“细推物理须行乐”以及“高怀见物理”,对照自己这些年来学物理、做物理时的心态,笔者感到实在惭愧,且觉得自己没学会物理这件事儿从物理上讲得通。
  (摘编自曹则贤《物理视角读唐诗》)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三吏”“三别”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极具史学价值,但人们大都忽略了其中独特的“物理”认知视角。
  B. 英语 physics 源于希腊语φύσις,后者意为大自然,侧重万物本质规律,与英语 nature 的本意侧重其实不相同。
  C. 根据对联对仗的要求以及上下文来看,“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下联意思是:心境平和能保持天真之心境。
  D. 在杜甫的《赠郑十八贲》和《曲江二首》两首诗中,可见物理学者应有的情怀、态度,但作者对其并非一味认可。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盐业倒手加价情况的存在之“理”应包括:运输能力有限导致盐的稀缺,供需失衡。
  B. 杜诗中“物理”一词蕴含对事物规律 探索,与《礼记》“致知在格物”的观点有相似性。
  C. 倘若同桌问“什么是物理学”,你借用杜甫诗句“物理固自然”作为定义,可以合理阐释。
  D. 文章多处使用假设性、猜测性表述,如三处画横线的部分,主要增添论证的生动趣味性。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因为生命起源于水,且水体大多溶解着包括①______,食盐因此成为了与人类生存紧密相连的生命必需品。不同地区获取盐的方式各不相同:滨海地区采用海水晒盐的方法,②______,而杜甫《盐井》所描绘的,正是内陆地区凿盐井汲水煮盐的场景——用木制水车从井中汲取高盐分的地下水,再通过③______,最终让盐结晶析出。
  4. 同桌认为“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获得高分、荣誉”,请根据本文向同桌表达你的看法。要求:使用引证法,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5. 本文探析杜诗《盐井》《曲江二首》等之物理视角,苏轼《石钟山记》一文同样理趣盎然,发人深思。杜诗和苏文中的“理”趣有何异同?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以杜甫诗歌中的“物理”概念为切入点,巧妙融合了文学、哲学与科学视角。作者通过分析《盐井》《曲江二首》等诗作,既阐释了杜甫对“物—理”的独特理解(即事物本质与规律),又将其与现代物理学概念相勾连。文章展现了杜甫超越时代的科学思维,同时探讨了治学态度这一永恒命题。这种跨学科解读既彰显了唐诗的丰富内涵,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科学精神。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人们大都忽略了其中独特的‘物理’认知视角”错误。原文确实指出“三吏”“三别”具有现实主义风格和史学价值,但并未提及“人们大都忽略了其中独特的‘物理’认知视角”,更未在“三吏”“三别”中具体展开“物理”的内容。事
  (二)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关战事(节选)
  周诠
  夜里,徐昆躺在炕上,梦见他在巍峨的龙关长城上行走,看见一个日本军官笑眯眯地向他走来,两人握手的时候,日本人的胳膊突然变成一条蟒蛇,往自己脖子上盘绕,徐昆拼死挣扎,嘴上连骂三声,才从噩梦中醒来。
  “徐团长,你咋了?做梦啦?”孟排长问。
  “一做噩梦就骂人,老毛病了。”徐昆下地倒了口水,喝下去,发紧的嗓子舒服了些,重新躺到炕上,伸手去拉灯绳,就听到门外响起凌乱的脚步声,肃杀感瞬间挤进了破败的小屋。
  腊月初八,徐昆奉命到镇阳关下的三贤店工作,途中住在上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