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60字。
《鱼我所欲也》对比阅读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富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晋文公将与楚战城濮,问于咎犯①曰:“彼众我寡,为奈何?”咎犯曰:“仁义之事,君子不厌忠信。战陈②之事,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辞咎犯,问雍季,雍季对曰:“以诈伪遇人虽愈利后无复。君其正之而已矣。”于是不听雍季之计,而用咎犯之谋,与楚人战,大破之。还归赏有功者,先雍季而后咎犯。左右曰:“城濮之战,咎犯之谋也,君行赏先雍季,何也?”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
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虽有战胜存亡之功,不如行义之隆。
【注释】①咎犯:春状时晋国的大臣。后文雍季也是晋国的大臣。②战陈:借指作哉。
1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问于咎犯曰 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C.于是不听雍季之计 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D.咎犯之言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由此观之,义者,人之大本也。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以 诈 伪 遇 人 虽 愈 利 后 无 复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写法,体现了不同的人对于“义”在不同境况下的选择。晋文公在抉择时不用雍季之计却赏赐他,从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一位 的君主。
(2)【甲】文中孟子以“ ”表明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乙】文中雍季的话被称赞为“ ”。(用原文回答)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