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15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诗的小序和正文,理解并概括诗歌内容。
  2.品析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点:体会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革命精神和豪情壮志。
  难点:品析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师问: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绝命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袁崇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将军也写过一组绝命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梅岭三章》。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元帅诗人】
  《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红梅》: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秋菊》: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理解题意
  (1)理解标题
  预设:
  “梅岭”,即大庾岭,是诗人当时被围困之地。
  “章”字,原意是乐曲告一段落。三章,就是三首,并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整体。
  (2)齐读序言,说一说你从小序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
  时间:一九三六年冬
  地点:梅山
  缘由: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得诗”说明作者从容、镇定。诗“留衣底”以明志,表现了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
  (3)导入写作背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1936年10月的一天,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险,马上转回梅山,正遇上敌人搜山,就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放火烧山,适逢大雨,山火被雨淋灭。
  他们天黑时佯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了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夜陈毅同志带着伤病,就埋伏在陡坡上丛莽间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地方。后来敌人从叛徒提供的情报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又兴师动众,日夜搜查,持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