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930字。
山东省青岛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道家,特别是庄子的思想对鲁迅的思想影响显著。
鲁迅晚年创作的《出关》对小说主人公老子无意识地投射了自己的情感,使得读者从中读出了“同情”和“自况”,虽然他曾直言《出关》“其实是我对老子思想的批评”。
鲁迅在小说《起死》中刻意将庄子改写为一个道士,彻底“漫画化”,这表达了他对“养生”乃至“求仙”的道士思想的批判。道教以民众的信仰为通道,以感性“蛊惑”为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早在留日时期,鲁迅觉悟到中国“国民劣根性”几乎都源于道士思想。《起死》中的庄子就成为一个被功能化、被世俗利用的形象,既非真实客观的学术形象,更非忠于古代典籍的历史形象。
其实,真正把鲁迅的自我、生命、哲学跟庄子的思想对接起来的,并不是他对道士思想的批判,而是他对“虚无”问题的探讨。“虚无”问题之于鲁迅的影响不言而喻,不仅表现在某个时期的彷徨与绝望,表现在他对“虚无”的深入理解与体认,更重要的是他从“虚无”的脱出————也正是这种“脱出”,区分了鲁迅与庄子。
鲁迅曾对庄子投入过较多的关注,他对自己曾经在思想上“中毒”直言不讳。在《彷徨》《野草》时期,鲁迅的思想被“虚无”充满,其行动也不能获得方向感。此时,鲁迅把庄子的“虚无”与老子的“无为”联系起来,声称“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来“求乞”,如此“我至少将得到虚无”。执着于思想与行动联动的鲁迅,以自己的痛苦体验和思考继续求索:是安于“虚无”还是走出“虚无”?是停于“绝望”还是反抗“绝望”?最终,他得出结论,人得“走出”,得“反抗”,得不断行动。于是,他与庄子有了区别。到他创作《起死》时,“虚无”问题已不再是他思想的主轴和基本苦恼,有思想支援的“行动”也因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联系而获得了方向。
此时鲁迅对庄子的观照,充满一种告别了“旧我”的明快和力量:他不仅成功地区隔了庄子思想中积极和消极的部分,而且以过来人的视角反观庄子的“虚无”问题。最终我们发现,连接着庄子与鲁迅的那条思想脐带已经通过其自我更新而脱落。鲁迅笔下另外出现了像禹、墨子等“中国的脊梁”,他们以“埋头苦干”和“拼命硬干”的形象,纠正着源于道家思想的那些不谴是非、不讲原则、徒作大言等方面的国民劣根性,映照着鲁迅自我的另一种昂扬面貌,从而与“出世”导向的道家思想绝然而别。
(摘编自高远东 《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
材料二:
对于庄子学说中的虚无主义思想,我们不能断然否定。
彻底的出世思想和虚无主义思想源于对现实世界的彻底绝望,从逻辑上讲,这种绝望可能会导致积极或者消极两种倾向。一般认为庄子是属于消极无为的,但事实上,庄子思想的意义要复杂得多。面对现实世界一味退避这一点是消极的,但这种退避却造就了庄子学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成果,即超验的“道”的精神与个体生命意义直接联结,从而造就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性独立精神。
这种个性独立学说是庄子学说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应该站在“道”的高度上,独与天地精神(即超越人类社会局限的、更为宏大的自然法则与生命节律)往来,在现实经验世界始终保持高度的自主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出”是指脱离彷徨与绝望状态,走出“虚无”。
B.“中毒”是指鲁迅受过庄子虚无思想的影响。
C.“超验”是指超越现实经验世界。
D.“拯救”是指鲁迅根据现实需求对庄学进行恢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小说《出关》中表达了对主人公老子的同情,并以老子的形象来自况。
B.鲁迅在《起死》中把庄子“道士化”,充分反映出他对道家思想中消极部分的态度。
C.道士思想之所以成为国民劣根性的根源,是因为道教运用蛊惑手段影响百姓思想。
D.庄子的人格独立学说彻底拒绝社会性,造成其逻辑上的根本缺陷,从而产生消极作用。
3.下列句子,与材料二中“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思想最契合的一项是( )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4.请理解分析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提出,面对文化遗产,要“占有”“挑选”,成为“新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鲁迅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南渡记(节选)
宗璞
九月上旬的一个清晨。玮玮推着自行车从香粟斜街三号的黑漆大门出来,纵身上车,脚随车蹬轻快地上下,迎面而来的是绿葱葱的景山,山上闪亮的亭子,街道上不多的行人。他骑着车,小燕子一般飞进学校大门。校园里已聚了不少人,大家高兴地在操场上说着话,走来走去,像往年一样等待开学典礼。
半天也不见动静。
这时,玮玮的级任老师方老师,一位四十多岁慈祥的妇女,过来招呼:“校长说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