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30字。

  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四期初测验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 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第1---8题共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1—5小题。
  “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和睦”的“和”,是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温和”的“和”,是容忍而克制、bīnbīn有礼的“和”;“和气生财”的“和”,是微笑中蕴藏着温暖与睿智的“和”;“和平”的“和”,是抛弃杀戮、征战,珍视生命、谋求共处的“和”。一个“和”字,与不同字眼组合起来,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融进川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绵廷至今。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
  1.给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2分)杀戮(   )binbīn(   )有礼
  2.给□处填写正确的标点,找出并改正选文中的一个错别字。(2分)
  标点改为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
  B.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
  C.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
  D.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
  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融进川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
  B.尽管不是正午时分,但气温已经“咄咄逼人”,豆粒大的汗珠不停从执法人员的脸上滴落。
  C.在人迹罕至的罗布泊,以台欣龙为代表的哈罗班组坚守10年,保障钾肥
  运输。D.洪水之中,他小心翼翼地转移被困婴儿,铁汉柔情感动众多网友。
  5.下列有关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民族血液”“文化基因”“许多温暖”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句中“和”是名词。
  C.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干是:“和气生财”的“和”是“和”。
  D.“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句中“中华民族发展”“全部”都作定语。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关雎》《蒹葭》属于其中的风。
  B.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生物学家。
  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汉阴”指汉水南岸。
  D.“号”是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李白号青
  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
  7.古诗文默写与赏析(10分)
  (1),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带有“花”字的诗句,。
  (5)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6) 拣尽寒枝不肯栖,。(《卜算子》)
  (7)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8.走进名著(4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饱受折磨侮辱,后来在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其初恋是。妻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书籍的核心好处是拓宽认知边界、丰富精神世界,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维能力与表达水平。
  9.下面是小龙同学写给语文老师蔡老师的邀请函,在格式上有一处不妥,在语言表达上有两处不妥,请找出并改正。(2分)
  邀请函
  尊敬的蔡老师:您好!我们班将于5月6日在班内举办读书分享会,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