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440字。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学业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展卷提笔间,请带着从容与期待!学校开展汉字文化节,以“寻”字为话题进行语文学习,邀请你一起踏上语文“寻”学之旅。
撷芳寻典•探经典之美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开启对“寻”字的探究。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启了充满诗意的一场“寻”之旅。漫步《诗经》的河畔,追溯先民“参差荇菜”的吟唱:登临宝塔山,看枣园的灯火liáo( )原;在《庄子》的寓言里,窥探大鹏“抟扶摇而上”的逍遥;于《礼记》的字句中,体察“天下为公”的胸襟……每一次阅读,都是与智慧的邂逅:每一处字词,都藏着文明的密码。让我们继续在文字中寻幽访胜,让心灵在咀嚼经典中愈发丰盈。
(1)字音辨析: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追溯(shuò) B. 参差(cēn cī) C. 胸襟(jīng) D. 咀嚼(jǔ jiáo)
(2)字形书写:请为文段中的“liáo( )原”选择正确的书写( )
A. 缭 B. 潦 C. 燎 D. 撩
(3)病句修改:对文段中画线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 )
A.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始了充满诗意的一场“寻”之旅。
B. 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启了充满诗意的一场“寻”之旅。
C.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寻”之旅。
D. 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辟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寻”之旅。
【答案】(1)B (2)C (3)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追溯(shuò)——sù;
C.胸襟(jīng)——jīn;
D.咀嚼(jǔ jiáo)——jǔ jué;
故选B。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燎原(liáo yuán):大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生命力强,不可阻挡。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原句“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启了充满诗意的一场‘寻’之旅”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正确的修改是将“一场”调整到“充满诗意的”之前,修改后的句子是“在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开启了一场充满诗意的‘寻’之旅”。
故选C。
2. 探寻古风古韵,请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诗文 主题解读
①________,寤寐求之。(《关雎》)
②________,道阻且长。(《蒹葭》) 寻所爱之人,或甜蜜,或惆怅。
③_______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千里马常有,④________。(《马说》) 寻仕途前程,或含蓄,或迫切。
⑤________,⑥________(《卜算子•咏梅》)
⑦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寻高洁品格,有孤独,有坚守。
故人不独亲其亲,⑧________。(《大道之行也》)
⑨________,⑩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寻理想世界,有向往,有寄托。
3. 中华传统文化潜藏在古诗文中,等待我们去追寻。下面文化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比如“垂髫”是指老人,“黄发”是指儿童,“弱冠”是男子20岁左右,“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B. 《核舟记》有“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句,其中“天启壬戌”是纪年,年号与天干地支兼用,皇帝年号在前,天干地支列后;“叔远”是王毅的字,“甫”是男子的谦称,多附于字之后。
C. “记”是一种文体,可记人记事,可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一篇记山川名胜之作。
D. 魏晋至唐时每郡的显贵称作“郡望”,又名“地望”,意思是世居某地为人所仰望。如韩愈,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又如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4. 班级拟推荐“寻”字为“最美汉字”,请你回顾以上学习,结合《说文解字》中对“寻”字的释义,为“寻”字写一段推荐语,50字左右。
溯源解字
字源演变
甲骨文 小篆 繁体
楷书
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人伸开两臂丈量的样子,本义疑即一种长度单位,即伸开两臂的长度,合古代八尺。《说文解字》又解释为抽出丝的头绪并整理它,由此引申为治理。测量是为了探究,故“寻”表示搜求、查找,又有沿着之义,由此引申为连接不断,又引申指时间,表示随即、不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