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710字。

  河南省2026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语文
  ▶上册第一、二、三单元◀
  注意事项: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围绕“自强不息”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宣传小组准备制作主题展板,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展板一】
  1. 小豫想在展板上用下面这段文字介绍黄河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
  黄河不仅滋养了广①(茂袤)的土地,也濡养了中华文化。从《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唐诗宋词里的黄河意象,这条大河与中华文化(A.相得益彰  B.珠联璧合),共同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黄河的②(滔滔涛涛)水流,象征着永不停息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深深烙在中华文化的基因中。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变革,中华民族总能以智慧与毅力找到生存发展。
  (1)语段中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读音。
  濡________________烙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字,并工整书写。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请写出修改意见。
  (4)小豫不知道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贴切。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相得益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
  珠联璧合: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濡(rú):沾湿;沾上 濡养:养育,培养。
  烙(lào):本义为用烧热器物焙熟食物,延伸出“烫印标志”等抽象含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广袤(guǎng mào):作为名词时指代土地的东西长度(广)与南北长度(袤);作为形容词则描述望不到边际的广阔景象。
  滔滔(tāo tāo):本义形容大水奔流之貌,后指言语或事物连续不断。
  【小问3详解】
  【展板二】
  2. 小南想在展板上用图片呈现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自强不息的内涵,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幅,借助图解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图A:松树生长在岩石上,枝干苍劲有力,针叶茂盛。图片既表现了松树的挺拔与坚韧,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独特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图B: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总干渠可以说是用炮崩出来的,逢山劈山,遇岭凿洞,而放炮又全靠人工点燃,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常根虎凭着他的勇敢机智,带领炮手在悬崖开凿、装药、放炮数以万次,被人们誉为“爬山虎”“神炮手”。
  【展板三】
  3. 古诗文中有很多名句都表达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小文想用这些句子激励大家不断奋进,请你帮他完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典诗文流传千年,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当我们遭遇坎坷时,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激励我们乐观进取,积极向上;当我们矛盾纠结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告诉我们要有豁达的胸襟;当我们缺乏目标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鼓舞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