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94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上册
  语文月考(1)
  (总分: 70分, 时长: 80分钟)
  2025年9月3日,我校在组织师生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后,开展了“铭记历史,筑梦未来”一系列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积累运用——启文化之旅(24分)
  一、 完成1-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8分)
  金秋时节,我们携手漫步于九年级语文的智慧园林,在前三个单元的知识沃土中深耕细作,收获了语言的芬芳与思想的启迪。①这段旅程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更让我们领略了汉语的bó大精深。
  读着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仿佛看到一树一树的花开,披着鲜妍的冠冕,在春光中娉婷地怒放,燕子在梁间ní喃,那美轮美奂的春景令人心醉;②读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银装素ɡuǒ的妖娆天地,壮美之中尽显山河气魄;读着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③我们仿佛穿越时空长廊,听见一位伟人“踏遍群山”、“走遍大地”的足迹,感受到他深藏于从容背后的民族忧戚。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赤子之心,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山河紧密相连,任何试图将这种情感断章取义的理解都会使其精神价值荡然无存。《乡愁》中的那枚邮票、那张船票、那方坟墓、那湾海峡,不仅是余光中个人情感的载体,更是民族历史与祖国命运的深刻象征。
  梁启超、雨果等中外现代作家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从职业境界到人类良知,再从文明尺度到个人修养,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人精神成长的完整图谱:当以敬业乐业立身,以正义良知立心,以优雅教养立世。若是有人一意孤行,背离这些精神准则,再华美的成就也将失去根基。④范仲淹、欧阳修等古代圣贤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人生失意到精神超脱,共同描绘了中国文人最动人的精神。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冠冕ɡuān     娉婷pìn        妖娆yáo      忧戚qī
  B.冠冕ɡuān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忧戚qī
  C.冠冕ɡuàn     娉婷pīnɡ       妖娆ráo      忧戚qì
  D.冠冕ɡuàn     娉婷pìnɡ       妖娆yáo      忧戚qì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搏 /妮 / 果       B.搏 /呢/ 果     C.博 / 妮/ 裹     D.  博 /呢 /裹
  3.文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美轮美奂        B.断章取义         C.荡然无存            D.一意孤行
  4.文段中划线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综合运用(共8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请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完成下面的活动。
  (1)下面是活动计划表,请你补充设计空缺的活动形式。(2分)
  活动环节 活动形式 活动目的
  探究内涵 举办一期知识竞赛 学习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
  寻找榜样                 分享有关“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发扬精神 开展一次演讲比赛 引导同学们践行和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
  (2)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请你结合下面语段中的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