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30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甲】无数惊涛骇浪,锤练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A)金戈铁马,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B)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C)间不容发,越过关山险隘,打破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自强不息是对时代的不辜负。陶醉祖国春光,“倚东风,①______”(秦观《行香子》);热爱壮丽山川,“江山如此多娇,②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弘扬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③______”(李商隐《无题》)。
  自强不息是对未来的不设限。李白被赐金还山,却不灭未来扬帆远航的倔强自信,“④______,⑤______”(《行路难》);范仲淹身遭贬谪,却勉励友人与自己志同道合,“微斯人,⑥______”(《岳阳楼记》)
  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温庭筠人在旅途,用山野情趣冲淡羁旅之苦,“槲叶落山路,⑦_____”(《商山早行》);韩愈远谪潮州,忠君报国之心老而弥坚,“⑧______,⑨______”(《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乙】自强不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重任。让我们以炽热的情怀珍惜光阴、(D)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1. 结合语境,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险隘(     )
  (2)指出【甲】处画波浪线句中的错别字并修改:“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指出【乙】处画横线句子的复句类型:_________
  2. 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3. 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戈铁马 B. 可歌可泣 C. 间不容发 D. 不负韶华
  【答案】1.     ①. ài    ②. 练    ③. 炼    ④. 并列   
  2. ①豪兴徜徉 
  ②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③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 
  ⑤直挂云帆济沧海
  ⑥吾谁与归 
  ⑦枳花明驿墙 
  ⑧欲为圣明除弊事
  ⑨肯将衰朽惜残年    3. C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险隘:xiǎn ài,意思为地势险要的关口、通道。
  (2)本题考查字形。
  锤练——锤炼,锻炼;磨炼;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结合乙“自强不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可知,“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
  【2题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徜徉、竞、炬、济、沧、枳、驿、弊、朽、残”等字词容易写错。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
  A.“金戈铁马”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用于形容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场景恰当;
  B.“可歌可泣”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雄史诗合适;
  C.“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此处用来形容志愿军战士越过关山险隘,不恰当;
  D.“不负韶华”指不辜负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年华,使用正确;
  故选C。
  4. 某中学九年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情境完成下列任务。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2)下面是小仪同学设计的“小说人物大家猜”活动步骤,请你帮助他补充完整。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汇总小说人物档案,建立竞猜题库;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表彰优秀学生,编写小说人物小词典。
  (3)活动中,同学们就“九年级学习任务重,应不应该读小说”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予以反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