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040字。
2025—2026学年上期第一次学科能力调研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闭卷考试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学校“亲近自然放飞梦想”研学活动,以自然为媒、文字为桥,通过品析诗文、感悟温情、书写体验,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暖浸润成长。
活动一:走进“自然”(20分)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形式活泼新颖,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同学们据此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整理出不少资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小语看过节目后,喜欢上了描写雨的诗词,写了以下感想。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①春雨无声飘落,犹如贵客lì临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hōng托出一室静mì,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寻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久等友人不至,内心不免生起几缕寂寞之情。
闲敲棋子,细雨中亦得自在。②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映着黄晕的灯光,每一滴雨都浸满思念与忧愁。“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③冬雨如泣夜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咄咄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赴一场温暖之约。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永远的诀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④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 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着________落 黄晕________ 应和________咄________咄逼人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ì________临 hōng________托 静mì________
3. 同学们分析了小语的感想。其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甲:“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滋润万物的春雨对人们来说十分珍贵。”
B. 同学乙:“②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了有关秋雨的诗词,展现出凄冷的秋雨容易勾起人的忧愁与思念的特点。”
C. 同学丙:“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冬雨独有的寒冷悲伤之感。”
D. 同学丁:“④句中‘浸润’‘情思’的词性一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着落(zhuó luò):下落,可靠的来源;
②黄晕(huáng yùn):黄昏,昏黄而不明亮;
③应和(yìng hè):应声唱和;
④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2题详解】
4. 班级举行以“四季更迭,美妙无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同学们学完《济南 冬天》后,想拟写对联来表现文中美景,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从下面选项中选取合适的句子填入横线处。
(填选项)
上联:有山有水美如画,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白雪山尖白
A.暖风暖阳恰似春 B.无风无寒暖似春 C.绿萍水中绿 D.绿萍映水绿
(2)下雪了,放学路上,小玲想拍几张浪漫的雪景照,为了营造飞雪漫天的效果,她请小美帮她踢一踢路边的小树,好让枝条上的雪花飘落下来。可小美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妥,于是,她幽默地劝阻小玲。小玲听完挠挠头,羞愧地笑了。如果你是小美,此情此景,你会如何劝阻小玲?
5. 漫步植物园揽胜亭,面对许多副对联,其中一副令小罗与小湖浮想联翩,请你帮他补全
上联:百卉万芳茂林幽兰杨柳翠
下联:一湖三色青山绿水夕阳红
小罗:上联中的“百卉万芳”让我想到了那些古诗中的花儿。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湖:下联中的“青山绿水”让我想起了那些吟咏山水的名句。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