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60字。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6分)
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翻开书本,我们能读到严谨治学的藤野先生对青年鲁迅的谆谆教诲__①__(A.huǐ B.huì);我们能读出许先生每月xīn__②__(A.薪 B.新)金十元,也要从西城跑到东城的勤勉;我们能读出南仁东在主持大射电望远镜的选址工作时,每个地点都去实地__甲__(A.考察 B.考查)的严谨认真;我们还能读出居里夫妇__乙__(A.有气无力 B.筋疲力尽)的背后是作为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在一次次的阅读中,我们品味着一段段人生,从中获得启发。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__丙__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 乙:_ ________
(3)下列句子填入语段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
②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
③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些寄往杂志社的稿件如泥牛入海,一直杳无消息。
B.我国传统建筑工艺中有不用一颗铁钉便可做到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
C.这部电影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主题的振奋人心.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D.他发表了一番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以为会得到大家的认同,结果大家都不以为然。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前不久,欧阳江河老师在南开大学的讲座上提到:“有的人,在作诗的那一刻,是个诗人;有的人,在读诗的那个瞬间,是个诗人□而叶嘉莹先生,她时时刻刻都是诗人,她已经在生活中活成了一首诗□叶先生自己也强调,凡是一流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①用自己的生命去创作,用自己的生活去践行。②叶先生为中华文化的发扬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仿佛觉得她会永远在我们身边。斯人虽逝,③但叶先生的精神仍在感动□影响着世人。很多人为了纪念叶先生,打开了文学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让我们也能像叶先生一样,④在诗词中看到光明,遇见美好,把自己“活成一首诗”。
(1)下列填入文中□处标点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2)文中四个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
自古以来,诗言志。诗人在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到“诗言志”的目的。如在诗歌《野望》中,王绩借用典故“①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表达苦闷怅惘和归隐之志;《使至塞上》中“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王维用比喻的手法,以景物自比,暗写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渡荆门送别》中“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