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061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一直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存在。中国历史经过史前、商周时期不间断的发展和持续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的秦汉王朝,奠定了后世中国版图的基础。秦汉以后,古代中国虽有短暂分裂,但并未像西方文明一样分裂成许多国家,这是因为统一是古代各政权的共同追求。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特征,一方面与中华文明与生俱来的包容性、和平性与创新性有关,另一方面则离不开各民族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
华夏政权自古以来追求择中立国、择中建都,“中”是流淌在中华文明血液中的强大基因。金、元、清三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择都的过程中均体现了对“择中”理念的认同。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诏云“顾此析津之分,实惟舆地之中,参稽师言,肇建都邑”。金幼孜在《皇都大一统赋》中称北京:“实当天之下中……为万国之都会。”元忽必烈在确定都城所在地时,霸突鲁曾分析:“幽燕之地,龙蟠虎穴,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清代则完全沿用了明代的北京城,未见有迁都动议,这也是基于对都城地理位置的认同。
择天下之中立国、择国之中立宫,宫城居都城之中,王者居中而治,是中原政权的治国理念,反映在都城形态上,尤其是宋、元、明、清时期的都城上,均表现为方形相套的城池形态,宫城居中,有明确的宫城或都城轴线。金中都是女真族政权建立的都城。迁都南京(今北京)之后开始在辽南京城基础之上建设都城。据《金虏图经》记载:“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汴京)宫室制度……按图以修之。”可见,金中都是仿照北宋汴京城而建设的,表现在城门名字上为模仿或照搬,如拱宸门与汴京城相同;金中都宫城南门应天门内为左、右祥龙门,汴京城宫城南门宣德门内为左、右昇龙门等。此外,还有水系、桥梁等规划,如州桥及龙津桥的形态及所处位置。可以说,金中都最终呈现出的方形相套的城池形态,旁三门,有明确的宫城轴线,与《周礼•考工记》记载的理想都城规划形态大致相符,可以认为是对中原地区理想都城形态的认同和遵循。
元大都是蒙古族政权建立的都城,因其是在生地上规划建设的都城,故较少受到原有城池布局的制约。元大都被认为是按照《周礼•考工记》而建设的理想都城形态,表现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有城市设计中心——中心台、设计轴线——中轴线,旁三门、九经九纬等。大都宫城前导空间的建筑及景观形态,如御廊、周桥等与北宋汴京城、金中都基本相同,是对前者的认同和继承。也许是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原政权没能完成的理想都城布局,反而在少数民族政权创建的都城中得到较为完美的呈现。
清北京城完全继承了明北京都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并加强了对中轴线空间形态的塑造,如将景山寿皇殿移至中轴线上,在景山宫门内土山上对称建设五座亭子,在天桥两侧对称立碑两方。值得一提的是,宫城的前导空间仍然沿用前代金元时期都城形制,如大明门(大清门)内的千步廊和御道。除紫禁城外,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也同样承载着政治功能,是紫禁城外国家的第二个政治中心,清帝在此园居住理政。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以礼治国,敬天法祖,农业发展。此外,还有基于对宇宙时空的探索而建立起来的一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深刻认同,使得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连续性和统一性特征。
B. 元大都创建时没有受到原有城池布局的影响,因而能较好地呈现出中原政权未完成的理想都城布局。
C. 明北京都城沿用《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城理念,并将景山寿皇殿移至中轴线上。
D. 元大都的“丽正门、文明门”等城门名称来源于《周易》卦象,由此可看出易学思想在元大都设计中的运用。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统治者派画师描摹汴京的宫室,之后将都城仿照汴京形制而建,甚至连城门名字都模仿或照搬汴京城的。
B. 据《周礼•考工记》,北城墙应设三门,但元大都却只设左右两门,对此王彬认为其原因是正北方向宜藏不宜露。
C.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祭祖、祭天、祭农等礼仪备受金、元、清三代的推崇,不仅被隆重举办,且被各朝设为惯例。
D. 圆明园的整体地势与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一致,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画线部分观点的一项是( )
A. 汉初娄敬认为:“成王即位,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
B. 南朝时的建康在皇城南北分散设南市、西口市、盐市和北市,外城中里坊采取了非棋盘式的街巷布局。
C. 司马迁曾说过:“昔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D. 明清时的北京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内南端左(东)建太庙,右(西)建社稷坛,并在城外四方对称建天坛、地坛。
4. 古代华夏各政权在都城建设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个铜板
[匈牙利]莫里兹
穷人也可以笑。茅屋里不但可以听到呜咽和嚎哭,也可以听到由衷的笑声。甚至可以说,穷人在想哭的时候也是常常笑的。
在我今后的生活中,我再也不会像在童年的岁月中笑得那样厉害了,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到咳嗽得几乎透不过气来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
有一次,我俩花了整整一个下午来找七个铜板,就是她,也从来不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