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950字。

  韩城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一、积累和运用(24分)
  三秦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策划拍摄专题纪录片“诗意生活”。你作为文案组的编辑,需要完成下面任务。
  【翩然而至】
  小语为第一集《感受》写了一段旁白。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
  诗意是什么?诗意是缭绕着黄梅清香的那一场暖融融的雨幕,温柔了浮燥;诗意是碧空轻云旁的那一群正迁徙振翅的野鹤,鸣响了丰收的号角;诗意是蜿蜒小溪畔的那一剪婀娜疏影,熏染了单调的沉静。让我们走进诗歌世界,感受诗意翩然而至,在流光溢彩中放飞青春,感受磅薄。
  1. 请为加点字注音。
  (1)缭绕(     )        (2)迁徙(     )
  2. 校对时发现有错别字,请改正。
  (1)浮燥________        (2)磅薄________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缭绕(liáo rào):指烟雾、气体、声音等回旋缠绕,不断围绕某个物体或在空间中弥漫扩散,呈现出环绕、缠绕的状态。
  迁徙(qiān xǐ):指生物(如鸟类、兽类等)为了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如食物、栖息地、繁殖地等),周期性地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行为;也可泛指人类或事物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
  【憧憬反思】
  3. 第二集《现实》需要引用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文作品。请你结合积累,补全下面的内容。
  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是经典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式微》中(1)“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是劳役者的痛苦悲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杜甫在苦难时代中心系天下的理想;《桃花源记》中(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陶渊明想象中无论老幼的祥和安定;《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身处孤寂处境时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坚守;《大道之行也》中(5)“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儒家的治理理念和价值观。
  【民俗文化】
  第三集《传统》为大家介绍了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与诗歌的关系,请你完善下面的文案。
  ①对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________我们民俗文化的一部分。②我们靠冰雪消融,燕子呢喃感受早春,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铭记盛夏。③“清明时节雨纷纷”“冬至阳生春又来”……④每每吟诵这些句子,我总会感动古人的智慧与文采。⑤那些古籍中浸润着诗意的节气,在________的都市里,熠熠生辉。
  4. 第②句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④句有语病,请你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