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160字。
2026新高考单科模拟综合卷(二)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本文是《心理学追踪》杂志对《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作者之一埃尔德•沙菲尔的采访。
问:A
答:大概在8年前,穆来纳森想和我一起合作,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因为这个主题当时还没有人研究。历来有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有一半人认为,穷人受环境所迫,从而是完全理性的,可以做出合乎情理的成本收益决策;另一半人致力于研究贫穷的文化,穷人的价值观及穷人不善于规划的能力。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视角,我们不把任何人看作是完全理性的,也没有理由认为穷人是严重病态的。和其他人一样,穷人在生活中也是充满困惑的,也有自己的偏差。
随着时间推移,收集的数据和案例越来越多,我们发现,似乎穷人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陷入贫穷状态时,人们会涌现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稀缺。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正是这种心理状态带来糟糕的结果。
问:B
答:人的认知空间和心智带宽[8]很有限。当你极其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就没多少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去了。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管窥”,当你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在稀缺问题上时,在其他地方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而你投入很少的事情里,有些事情甚至比稀缺问题更重要。有大量文献表明,穷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没做好,和有钱人相比,他们通常是不那么上心的家长,生病时也是不大会按时吃药的人,甚至贫穷的农民在种植方面也不如人。
问:C
答:一开始,我们观察了印度金奈一个大型商场里的水果、鲜花商贩。那些卖东西的妇女工作非常卖力,每天都规划得井井有条,从早到晚进货,用1000 卢比的价格进鲜花或芒果,但先不用付款,转手以1100 卢比的价格卖掉后,再给供货商1050卢比。她们以这种很高的利息进货,每个人平均做了10年。但如果她们多存一点点钱,或者从供货商那儿少借一点钱,她们早就还清债务了,而且收入会翻倍。这个买卖有自己的逻辑,那就是一天就管一天的事情,没有长远考虑、调整的能力。
我们之后又完成了一系列研究后发现,处理稀缺对人的认知能力有重要影响。首先,我们去了新泽西州的一个商场,请路人做测试,去度量他们的认知控制力和流体智力。我们在请路人做测试时,让他们想象一个财务场景,用150美元去修一辆破车,或者更难一点的场景,花1500美元在车上。我们根据路人的收入分层发现,在这两个场景里,商场里的富人在认知测试方面表现得一样好,而穷一点的人在150美元的场景里,认知能力和流体智力表现得和富人一样好。但是在1500美元的场景下,穷人获得的测试分数就下降了,仅仅是处理更严格的财务挑战就会让他们表现不好。
在这个实验里,我们尽可能控制了实验条件,但最后依然出现了富人和穷人两种不同的表现,你可以说在健康和教育这类事情上,穷人和富人考虑的不一样。所以,我们又跑去印度研究甘蔗农,他们每年都在收获后才有一大笔收入,他们需要保证这笔收入足以支撑到第二年收获时。通常甘蔗农们在收获前是穷人,在收获后是富人,所以我们对同一批甘蔗农进行了认知测试。我们在收获之前和之后两个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同一个农民,同样的教育程度和价值观,比起收获之后,收获之前这个农民的智商测试分数要低10分。
问:D
答:美国的穷人常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工薪日贷款”,这种贷款在当下可能是好办法,但两周之后就会产生很高的利息。所以,我们决定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里做个研究——没人会说这些本科生不够聪明吧。我们设计了一个类似《家庭问答》的电脑游戏,并且把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于历来的两种思考贫穷的方式,作者从普通人性出发,认为穷人和其他人并无本质不同,但他们在贫穷状态下似乎会犯更多极端的错误。
B.作者引述穷人在1500美元场景下所得测试分数下降这一测试结果,意在论证,相较于富人,穷人不善于处理财务挑战。
C.普林斯顿本科生中时间不多的参与者和穷人一样,也会因借用加剧稀缺,这导致其最后赚到的钱少于没借时间的学生。
D.作者在研究中发现,稀缺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会对人们的行为决策产生消极影响,关涉物质、时间等多方面。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稀缺”并非研究者一开始就明确的研究内容,他们在研究贫穷状态下的决策问题时发现了“稀缺”状态。
B.当处于“管窥”现象时,我们通常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在当下尽己所能,但到头来却可能会出现新问题。
C.印度甘蔗农实验测试同一批人在收获前后的变化,利于排除“穷人和富人考虑的不一样”的因素,结论更加客观可信。
D.借用可解“燃眉之急”,但两周后就会产生高额利息的“工薪日贷款”,这让美国的穷人变得贫穷并且难以自拔。
3.将下列的采访问题填入文中横线处,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您何时开始对稀缺感兴趣的?
B.稀缺是怎样带来糟糕的结果的?
C.请说说让你们获得这些结论的研究过程。
D.为什么稀缺会导致人们在决策时出现失误?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陷入时间稀缺的忙碌状态。对此,请根据材料谈谈你的建议。(4分)
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最终得出“稀缺会带来糟糕的结果”这一结论?(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上学路上的“新鲜事儿”
沈从文
从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垫里去时,①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须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有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大热时总脱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用夹板上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