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60字。

  2.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一部署凝聚了全社会崇尚劳模精神、追求工匠精神的广泛共识。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一般特点及作用。
  2.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3.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新闻评论语言简洁有力、阐述观点鲜明等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文章联系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有的放矢、直面现实的新闻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作一名“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工匠精神”,学会拒绝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 。
  三、预习检测
  1、读准下列生字的字音。
  雕琢( zhuó     )    挑剔( tī    )      精湛(zhàn    )
  造诣(yì      )     卓越(zhuó     )     锉(cuò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精湛:精深。
  造诣:运用学问、文武、艺术等所达到的程度、境界、水平。
  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四、作者介绍
  李斌,著名新闻评论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多篇评论性文章。如《改革开放,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以“劳动精神”丰富时代价值》等。
  五、常识积累
  1、写作背景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李斌借此机会,写了这篇新闻评论,刊发在2016年4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
  2、新闻评论
  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