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090字。

  黑龙江省绥化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尔克斯研究中有几个核心论题,诸如《百年孤独》的创作历程、魔幻现实主义的定义、加勒比文化和神话化写作的关系、新闻和文学的关系等等,涉及创作意识、创作特性、写实和虚构等文学议题,格外引起关注,也是早期访谈的主要内容。其中谈论得最多的还是《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
  《花花公子》的导语给魔幻现实主义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将幻想和现实融合为一个独特‘新天地’的讲故事形式。”马尔克斯提出了“准现实”的概念,认为拉丁美洲人的预兆、疗法、迷信是自然现实的组成部分,应该与其他的组成成分等量齐观。《花花公子》记者问道,拉美世界到底是哪一点促使作家从这种现实和超现实的奇异混合来进行创作的?马尔克斯从民俗学的角度作答,用加勒比地区混合文化的开放性为其创作辩护,不仅承认魔幻现实主义的标签,而且认为这是他“政治成熟”的标志。他把创作承诺从现实扩大到“准现实”而毫无违和感,于是汤锅会自己从桌上移动并摔下来,神父喝了巧克力汁会腾空而起,死者的鲜血会像长了眼睛一样曲曲折折地流向母亲的厨房,这种让人惊异的写法像是一种公开的冲撞和冒险,竟使得现代主义实验也像纸糊的帽子一样显得孱弱了。魔幻现实主义从此风行起来,成为20世纪后半期唯一成规模的跨国文学流派。
  然而,作家并不总是赞成以这个标签来解释他的创作。他说:“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契合于某种理论和历史的现实。”他希望读者和批评家更多地看到他作品中“那种纪实的、历史的、地理的根基”。也就是说,在其神话化写作的重负之下,看到一个从事“驱魔”的意识形态分析师。这种表述是并不矛盾的。可以说,在阿根廷作家努力写得像欧洲作家那样时尚的时候,马尔克斯对种族无意识的表达投以关注。他以自身的方式思考拉美的社会、文化和历史。
  (摘编自许志强《关于〈马尔克斯访谈录〉》)
  材料二:
  《百年孤独》的马孔多小镇中,代表全镇人的老布恩蒂亚对马孔多刚刚到任的莫斯科特镇长所代表的西方政治制度和体制进行了驳斥,尽管西方近代文明中的科学理性精神已经被当时的老布恩蒂亚所接受,但是其却将近代的政治制度彻底地拒绝了。在马孔多意识和西方科学理性精神的矛盾发展中,诞生了老布恩蒂亚这样一个畸形儿,其属于受到西方近代科技理性精神影响的拉美地区的一个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尔克斯既承认自己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又强调作品的现实根基,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源于他对拉美社会的深切关注。
  B.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将幻想与现实融合的叙事形式,使得现代主义实验相比之下显得逊色,从而在20世纪后半期形成跨国规模。
  C. 在深入反思西方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后,马尔克斯在创作中摆脱了欧洲文学的影响,专注于促进拉美民族文化的重生和发展。
  D. 老布恩蒂亚这一形象隐喻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拉美先驱者存在对科学理性认知不系统等问题,他们并未完全具备改造社会的条件。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揭示了魔幻现实主义并非只有超现实的奇异故事,也力求做到对拉丁美洲社会多元文化与现实处境的艺术反映。
  B. 材料二中,马尔克斯通过小镇马孔多排斥抵抗西方文化这一内容,反映其对近代理性精神在拉美传播影响的辩证思考。
  C. 两则材料均把马尔克斯及其代表作《百年孤独》作为创作和主题分析的核心对象,着眼于拉美独特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D. 两则材料都探讨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但材料一侧重于探讨作家的创作理念,材料二侧重于分析文本的具体叙事策略。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对马尔克斯创作意图的理解,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他主要通过奇幻的叙事风格来展现拉美人民对超自然世界的信仰。
  B. 他迫切希望通过文学描写来推动拉丁美洲社会全面接受西方文化。
  C. 他以幻想与现实相融合的叙事方式,体现其对拉美文化特质的自觉。
  D. 他为批判西方文化设计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旨在解构理性精神。
  4. 根据材料一,简要阐释马尔克斯文学观念中“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5. 材料二中,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对西方文化进行了批判性审视。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审视”对于我们正确吸收外来文化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启示?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芳华
  孙丹
  那晚,文琴姐看着《芳华》,掩面哭了。
  “难得请妈看回电影,非要把妈整哭。”回家路上,文琴姐低声嗔怪女儿。女儿咯咯咯地笑不停,她哪能领会从不轻易哭的母亲,也有过自己曾经的芳华。
  1982年的夏天异常炎热,文琴姐心却格外冰凉,第二次高考又落榜,她把自己闷在家里。老实巴交的父亲翻出一只折得四方,洗得干净,淡绿帆布上绣着花白补丁的邮包,递给文琴姐。“人民邮电”四个黑字清晰可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