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870字。
福州四校联盟2025-2026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二 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人民网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近期,我国首次基于航空冰雷达技术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可以为河西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据介绍,航空冰雷达是一种搭载在飞机上对冰川进行透视观测的雷达,通过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例如P波段或VHF波段,接收冰川表面和冰底基岩的散射回波,经过处理和反演得到冰川厚度及储量信息。
此次调查是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航空遥感系统”建设的新舟60遥感飞机和奖状遥感飞机,搭载航空冰雷达与三维激光雷达,在甘肃省老虎沟12号冰川、七一冰川、宁缠河3号冰川开展了冰川透视探测。
本次调查自2024年9月至11月,共有效飞行13架次,采集原始数据5.6TB,取得了冰川表面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底部基岩数字高程模型(DEM)、冰川剖面图、冰川储量、冰川三维透视图及3个典型冰川储量等成果,并结合探地雷达(GPR)测量数据完成了冰川厚度准确度评价。验收专家组评价称,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复式山谷冰川冰厚测量,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摘自人民网赵竹青《我国首次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
材料二:
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让人们一次次地在新闻中听到“冰川”这个曾经陌生的名词。人们也愈来愈关心这些冰川的命运。有些小伙伴还会好奇,这些远在山巅之上的冰川变化是如何被观测的呢?
物质平衡是指单位时间内冰川上以固态降水形式为主的物
1. 下列关于冰川“问诊”方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利用航空冰雷达技术观测冰川,需要向冰川发射低频段电磁波,并接收散射回波,才能得到相关信息。
B. 航空冰雷达技术,填补了复杂山地冰川储量精确测量的技术空白,标志着国际冰川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C. 物质平衡观测法,采用花杆测量,即在冰川表面安插花杆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局限于中小型冰川。
D. 不论是采用物质平衡观测,还是运用航空冰雷达技术探测,这些实践都体现了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采用航空冰雷达开展典型冰川储量调查在我国首次实现,因而此项技术称得上是我国的新兴技术。
B. 如果没有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带来的危险,物质平衡观测法不失为一种精确的测量方法。
C. 冰川在不同海拔的积累和消融以及在不同位置的厚度差异较大,使得全球能坚持长时间且持续开展物质平衡观测的冰川很少。
D. 只有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有效保护受到冰川消融影响的高山植物,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第四段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样,多次运用表达精确的数字,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B. 材料二在介绍物质平衡观测法的相关内容时,综合使用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C. 材料二以冰川墓志铭结尾,发出保护冰川未来的呼吁,渗透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引发共鸣。
D. 种质资源保存是高山植物保护的有效措施,“探界者”钟扬在西藏挑战极限,用行动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4. 材料三最后一段使用“拓荒者”“攀爬”“鸠占鹊巢”等词语,请简析其效果。(4分)
5. 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常说:“冰川事业是一项豪迈的事业,是勇敢者的事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在旷野里
柳青
人们自豪地叫作“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摇篮,但是在整个悠久的历史上,这里是不光有过升平盛世和文物创造,而且到两年以前的解放为止,简直是充满了征战、掠夺、压迫、剥削、痛苦和饥饿……各种矛盾的现象好像是跟随着空气普遍到每一个村庄,以至于在老革命根据地生活过十几年的干部初来的时候,不禁为这个全国著名的小麦和棉花的出产地那么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