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500字。

  2025-2026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1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 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 案标号。
  2.本卷共15小题,1-12每小题2分,13-15每小题1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史悠久。以学术而论,先秦子学、 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近代新学,(       ),相承不辍;以文学而 言,由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发其端,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续其绪,高峰迭 起,(    )。而使中华文化保持弥久不衰的状态的根源,就是读书。
  历史上,对读书,我们有读《易》“韦编三绝”的先贤孔子,有“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 的苏秦,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有映雪读书的孙康,有借萤读书的车胤……他们以自己的刻苦和坚毅  传承着中华文化,也为世代的读书人树立了(      )。
  十几年前,读苏轼写的《答王庠书》中关于读书的论述,感慨颇深,大意是:读书实无捷径可 谈,要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看来读书没有捷径,       ,读书是要扎扎实实、锲而不舍 地下功夫的。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此起彼伏     声势浩大     模范           B.   此消彼长     波澜壮阔     模范
  C.  此消彼长     声势浩大     榜样           D. 此起彼伏     波澜壮阔     榜样
  2. 在划横线处填入句子, 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读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
  B. 读书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C. 读书不仅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
  D. 读书不仅是需要长年累月地不断坚持、积累才能有所受益的艰苦过程,更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3.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修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围,不仅文化历史悠文,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
  B.  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极强的延续力, C. 对于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来说,文化不仅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史悠久。
  D. 中国这个典籍浩博的大国,不仅文化有极强的延续力,而且历史愁久。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是通过报纸、电台、地视台,互联网等媒介传播的记录社会事件、传递信息的文体,具有 真实性、时效性、公开性等特点。广义新闻包含消息、通讯、特写等多种形式,狭义专指消息,强
  调迅速报道  内外新近发生的事件。
  B. 查尔斯 •狄更斯,英国作家。他的作品特别注衡揩竭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 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履作出了卓越 的贡献。代表作有《艰难时世》《双城记》《战争与和平》等。
  C. 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 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何《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 军》等。
  D. 张若虚,唐朝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初唐四杰”。《脊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 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孤篇盖全唐”之名。
  二、(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材料一:
  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中西方古典小说在叙事视角上存在着“散点”与“焦点”的差异。中国传 统小说源于“说书”传统,多采用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即“散点透视”。叙事者如同一个无 所不知的导游,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人物的内心,随时对事件进行点评,时空转换自由。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